,逐个清除掉这些被隔离起来的美军,那战场上的局面自然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
从这天开始,战斗不再分黑夜与白天了,当三支陆战队的轻型部队参战之后,魏明涛已经有了足够的兵力让轻型突击部队轮番上阵,以此保证所有参战的部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当然,空军与海军舰队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毕竟轻型部队的攻坚能力并不强,所以离不开强大的火力支援,而要配合这么多部队作战,那海空军就得开足马力了!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5天5夜,美军终于坚持不住了,不是他们守不住自己的阵地(在正面进攻的中国部队并没有发动猛烈的攻击),而是巨大的伤亡代价让他们受不了了!5天的战斗中,美军伤亡的官兵数量就超过之前一个月内伤亡的数量,可想,当时的战斗有多么激烈!在巴拿马运河东部地区担任防御任务的美军第21集团军的四个师几乎全都拼光了,阵亡与被俘官兵的数量超过了56000人!而剩下的,没有负伤的也剩不了几个#轰然,美军已经开始从哥伦比亚战场上调遣部队过来增援(当时,巴拿马运河西部的美军根本就不敢轻举妄动),但是这支部队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阻击,所以前进的速度并不快!
留给美军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退出巴拿马运河东部地区,要么就留在这里等死。虽然美国方面绝对不想眼睁睁的看着巴拿马运河被中国军队封锁,但是他们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部队就这么任人宰割!最终,美军战区指挥官下令第21集团军部署在该地区的部队向东撤退,进入哥伦比亚境内继续抵抗!
魏明涛用了14天的时间,就轻而易举的完成了登陆作战任务,这甚至是很多人根本就无法想象的事情!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国军队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付出了惨重的伤亡,最终却没有能够越出滩头阵地一步!而现在,地面装甲部队甚至还没有大打出手,美军主动撤退了,这确实让人难以置信!
其实,这就是轻型突击部队的能力,虽然他们不具备有在正面战场上与敌人决战的能力,而且也缺乏攻坚的手段,但是在大规模的运动战中,轻型突击部队以打了就跑的战术,却能够给敌人造成巨大的伤亡,并且瓦解敌军的纵深防御,给任何敌人带来巨大的心理阴影!
随着美军加速撤退,魏明涛除了让地面部队加速推进,尽快控制巴拿马运河东部地区之外,他给轻型突击部队下达了一条新的命令,在乌拉瓦湾到胡拉多一线建立阻击阵地,将其西部的12万美军围困起来!
这就是轻型突击部队的另外一大特点,往往地面重装甲部队无法完成的跳跃攻击行动在轻型部队看来,这却是很简单的事情!当然,这也会让轻型部队承受很大的伤亡,为此,魏明涛让地面装甲部队在加速推进的同时,将占领任务交给了36军以及陆战队负责,而装甲部队则一路向东突击,尽快完成分割包围美军的行动!
这时候,魏明涛与他的参谋人员产生了第一次分歧,大部分海军参谋军官都认为,应该在哥伦比亚北部进行一场两栖登陆作战,从侧翼打击美军,但是,魏明涛否决了这个计划,因为此时他手里没有多少可以调动的部队了,而且他的目的不是去进攻哥伦比亚,而是向北推进。哥伦比亚的美军其实已经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的本钱。在丢了巴拿马之后,美军只能够通过设在委内瑞拉以及哥伦比亚北部的港口城市向这里的军队提供补给,但是这条补给线是很脆弱的,中国海军的大西洋舰队肯定会有所行动,到时候,只要一夺取北大西洋的制海权,那么哥伦比亚的美军就成了死军,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对付他们!而为了尽快的结束战争,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战火烧到美国本土去,让美国人认识到他们的抵抗已经失败了!因此,此时的重点是向北进攻,而不是向南进攻!
魏明涛做出这个决定,也是有一定私心的。当时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中国在发动了美洲登陆战役之后,海军已经开始从太平洋方向上抽调舰队去加强大西洋方向上的力量。而为了加强大西洋舰队的战斗力,中国工程部队已经在扩大阿根廷的军港,以及几个南太平洋岛屿上的军事基地,目的就是让这些基地能够容纳更多的舰队,并且储备更多的作战物资。这种战略重点上的转移,让魏明涛认识到,下一步,中国海军必然会以最快的速度夺取整个大西洋的制海权,到时候,欧洲的战斗将得到解决,同样的,他也不需要去担心南美洲的美军部队了。而陆军要向在这场战争中树立自己的地位,那就必须要抢在海军之前打到美国本土去,如果让海军抢了先,恐怕陆军永远都要处于海军之下了!因此,在这个时候,他转移了战役的重点,也就不难理解了。至于那些参谋是出于什么原因反对他的这一计划,因为无法找到足够的证据,自然也无从知晓!
不管怎么说,当美军决定放弃巴拿马运河东部地区时,他们就注定会遭受到一次惨败,即使后面的战斗已经无关紧要,中国军队也已经通过这次的作战行动证明了一点,他们有足够的力量赢得胜利!
莫怀聪在到达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多热烈的欢迎,而当他来到大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