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一篇 鏖战欧陆 第十三章 骑兵对决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名将领来讲,诸葛亮的“空城计”都是一次典型的战术欺骗。但是,尼古拉斯更清楚,在诸葛亮之后,就再也没有一名将领使用过空城计了,因为这太危险,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根本就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没有人愿意去冒险。所以,他更不相信,魏明涛在有能力确保获得局部胜利的情况下,会为了追求一个更大的胜利,而不是保命来上演一出“空城计”了!那么,魏明涛投入了这么多的进攻部队说明了什么?

    最终,尼古拉斯确信,魏明涛手里肯定还有预备队,也许是新到达的中国部队,或者是从各部队中抽调出了一部分出来,组成了一支预备队,甚至有可能是波兰的军队,不管怎么样,魏明涛不会将自己所有的力量都在战役还没有分出胜负的情况下投入战斗的!

    有了这个分析结果,尼古拉斯更不敢把所有的预备队都投入到战场上去了,他比魏明涛更加稳重,在确定对方还留了一手的时候,他也要留上一手,还在最危急的时刻投入这份力量!

    战场上的情况并不由哪一方的意志为转移,这完全是力量的较量。毫无疑问的,魏明涛在把握了对方的心理与性格之后,已经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即使他的做法很冒险,但是就如同魏明涛所希望的一样,这样的冒险非常有价值,而且带来的好处也是非常巨大的!

    38军在吕伯瑙的坚持为其他方向上的部队创造了巨大的机会,虽然这边的战斗打得非常的艰难,但是38军的官兵再次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们无愧于王牌部队的称号。在正个吕伯瑙的战斗中,38军的官兵没有后退一步,即使他们得到的支援非常的有限,但是仍然如同钉子一般的坚持在吕伯瑙的阵地上,让美军无法前进一步!

    38军稳如泰山般的防御让魏明涛也松了一口气,可以说,在四支参战部队中,他最担心的就是38军的情况。虽然38军在很大的程度上担任的是防御任务,但是却无法得到太多的支持,更不要指望能够有及时的空中支援。而38军几乎被美军完全围困了,只有一条由36军控制的后勤补给线能够勉强的维持38军的弹药需求。但是,38军的作战行动却相当的关键。如果他们无法坚持的话,那么美军的三支部队都将联系到一起,到事实就更加难以对付了。也就失去了分割歼灭美军的机会#葫以,38军必须要在吕伯瑙坚持住,直到完成了歼灭战役,那么38军才能够撤下战场!

    想对而言,39军的战斗任务就更加符合重装甲部队的胃口了。魏明涛给39军的任务就是进攻,不管一切的进攻,在进攻中吃掉美军。39军在50公里宽的正面进攻战线上,就如同一把大的扫帚一样,把沿途的所有美军都清扫得干干净净!这是魏明涛用来决定战役胜负的关键力量,39军的进攻行动将决定最终的结果!

    36军的任务相对来讲要轻松一些,他们的任务是掩护38军与39军的侧翼与后方,为这两支部队提供掩护与支持。当然,在快速的,高强度的正面突击作战中,36军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但是却能够在后方的战场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而任务最沉重的还是42军,作为预备队,42军没有参加前面的战斗,但是在决战阶段的战斗中,42军不但要在战场上为39军打开进攻通道,建立进攻基地,同时也要在侧翼掩护38军的防线,最为重要的是,42军是担任点穴任务的部队,所有打击美军战线后方重要目标的任务都是由42军来承担的!这么多繁重的任务,让这支编制并不小的部队也显得有点兵力吃紧了。很多部队都是在执行完一个任务之后,立即补充弹药,人员只有数个小时的休息时间,然后又得马不停蹄的赶往第二个战场!

    从整个战场的情况上来看,魏明涛投入的四支部队的能力都发挥到了极限。几乎所有的部队都在高强度的战斗!而毫无疑问的,中美的装甲部队在欧洲平原上的首次大规模战斗也在这个时候开始了!

    当时中国方面三支装甲部队投入的坦克一共有1578辆,而美国方面投入的坦克数量则达到了2100辆左右。相应的,在步兵战车,自行火炮,以及各种工程车辆方面,美军也要多一些。但是,在战场上,因为38军的顽强抵抗,所以美军的装甲部队并不能够集中所有的力量作战。相反的,魏明涛却几乎将2/3的坦克与装甲战车集中在了一起!主要的装甲部队都集中在了39军。其中39军装备的坦克就达到了900辆,另外还有近千辆的步兵战车,600多辆的一个加强炮兵旅支援坦克作战!而在39军的战场上,美军根本就组织不起这么强大的坦克力量!

    结果是很明显的,在整体兵力不如对手的时候,魏明涛用简单的办法在局部战场上集中了优势兵力,达到局部优势,以此来消灭对手!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战术问题,双方的指挥官都明白这一点。但是,正因为38军在吕伯瑙的顽强防御,让美军的大量坦克部队无法通过38军的阵地,去支援北面的战斗,导致的结果就是美军在任何一个局部战场上其实都无法占有绝对优势,自然也就无法获得胜利了!

    39军与42军对利伯罗瑟附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