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篇 英伦战火 第十三章 战略退却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多的英国军人撤走。当然,你也不必绝望,我收到过消息,现在我们已经准备将部署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英国军队调回欧洲大陆了,这才是你们的希望!”

    肖克一愣,神色顿时好了很多。英国本土防御力量薄弱还有一个原因,即大量的地面部队应中国的要求,被部署到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去维持地方秩序去了,虽然这些英国军队的后勤保障,以及其他的军费开支都是由中国方面承担的,也就是说,这些英军变成了雇佣军,是在为中国打仗,但是这仍然严重的削弱了英国的国防力量,不然英国本土的防御也不会这么脆弱。而现在中国方面已经同意让这批英军回到欧洲战区,也就是说,中国方面已经把英国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上。所以,他稍微安心了一点,至少,在以后反攻英国本土的时候,他不需要再为兵力的事情而担心了!

    其实,中国与很多同盟国之间都有这样的关系,比如在南美洲战场上,中国方面就承担了阿根廷,智利以及秘鲁军队的大部分开支,是在用自己的钱,让其他国家的军队去打仗。当然,这也是中国在战争初期解决兵力缺乏问题的主要办法,而且这个办法的效果还不错。而从这个角度来看,英国迅速的沦陷,其实与中国借调了英国军队本身就有着不少的关系。如果部署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那150万英国军队能够在本土进行防御的话,恐怕美国就不会在英国登陆了!

    现在事情既然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当然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而中国方面能够做的,就是尽量在欧洲大陆阻挡美军的进攻,最终寻找机会,从新打回英国,解放英国,这也算是对英国的一个交代吧!

    与英国三军参谋长谈了话之后,魏明涛立即让留下来协助他工作的几名参谋人员去组织英国军政要员撤退的工作。其实,这方面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魏明涛操心,为了迎接英国政府,中国方面早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

    最难的事情是让法国或者德国同意英国在他们的境内设立流亡政府机构。虽然在历史上,英国与法德都是同一条战线上的盟友,特别是在抵抗俄罗斯入侵的时候,英国方面为受到侵略的这两个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当时,英国不但出动了海军舰队封锁波罗的海,并且派遣了空军参战,更让地面部队直接参加了战斗。这些,都是英国做出的贡献,但是在打退了俄罗斯的进攻之后,英法德三国在谁做欧洲盟主的问题上闹翻了脸。这可以说是要翻脸就翻脸,根本就不讲一点情面,矛盾到最僵持的时候,英国受到了美国的入侵,法德竟然坐视不管!可见,这三个国家之间的矛盾已经非常的深重了。

    当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方面派遣了以外交部长龚自珍为首的斡旋代表团到法德两国游说,不但要求这两个国家组织抵抗美军入侵的工作,还要他们改变对英国的态度。当然,这种在强大压力下进行的斡旋工作取到了不错的效果,最终以法德为首的十多个欧洲国家统一组织联合指挥部,共同对抗美国的威胁。当然,联合司令部必须要由中国将领来担任指挥工作,因为中国已经向欧洲地区派遣了55万远征部队,另外还在欧洲地区部署了2500架作战飞机,中国的海军舰队也正在南大西洋上向美国海军挑战,准备驰援欧洲战区。但是,在设置英国流亡政府的问题上,法德两国却都不怎么买帐,相互推卸责任。法国认为在抗俄战争中,德国得到英国的帮助最大,所以应该由德国为英国流亡政府提供基础设施,而德国则认为法国离英国更近,所以更方便,应该由法国来承担这个责任!

    可以看得出来,两个国家都不大愿意接纳英国流亡政府,而这也是魏明涛当时在回答英国首相的问题时那么尴尬的原因了。而法德都在这个问题上回避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愿意看到英国再强大起来!大家都知道,只要中国全力以赴,那么这场战争肯定会获得胜利,那么在获得了胜利之后,法德当然不希望在欧洲地区还有一个国家与他们竞争,并且对他们构成威胁。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法德都知道英国得到中国的帮助太多了,今后英国必然会成为中国控制欧洲的工具,而法德两国都不希望中国控制欧洲,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强大,统一的欧洲,所以打压英国,就成为了摄制中国势力在欧洲扩张的关键!

    反正,在当时的情况下,虽然同盟国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即战胜美国,获得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但是几乎所有国家都是心猿意马,各有各的打算,并且在战争中相互利用,相互制肘,所以同盟国内部本身就不团结!这对发挥同盟国的战斗力是有很大危害的。但是,在很长一段时期之内,这个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一个主要矛盾是文化上的冲突,统治世界数百年的西方文化就要让位给东方文化,而作为西方文化代表的欧洲国家,自然不甘心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即使大家都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敌人,但是欧洲却并不屈从于中国的决定。同样的,中国当时也需要利用欧洲国家来对抗美国,所以不可能在这样的问题上向他们施加太大的压力,也不可能给欧洲国家太多的限制,结果就是大家的矛盾根本就得不到解决,最终带来的问题,几乎让所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