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进了集中营,或者是送到了集体劳动工厂中去,也仅仅只向这些俄罗斯人提供了只能维持他们生存的食物!这种现象从来就没有改变过,直到战争结束的时候,还有数千万俄罗斯人被关在集体劳动工厂里面,为欧洲生产着战争物资!
现在,问题轮到美国人来解决了,英国虽然面积不大,但是人口密度却不小,而且城市密度相当大,怎么解决好占领区内的平民问题成为了能否成功占领英国,并且将英国变成进攻欧洲大陆跳板的主要问题了!
美军为了找到解决平民问题的办法,还将进攻伦敦的时间推迟了好几天。最终,美国人是拿出了一系列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美军在占领区内成立军管会,对每一个城市居民都进行身份登记,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控制居民的行动,同样的,还将组织各种级别的居民委员会,通过相互约束,来限制居民自由行动,并且制止其向抵抗力量提供帮助!
其次,严格控制生活物资,按照配给制向居民分发物资。这是中国在俄罗斯战场上采用过的办法,非常有效。每人每天得到的生活物资是限定了的,这仅仅能够维持一个人最低的生活保障,所以也就简直了平民向抵抗者提供生活物资。同样的,这更能够阻止一般的平民成为游击队员。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严格限制居民的行动。每天每一个基层居民组织只有一人能够外出自由活动,而其主要的工作就是到物资分发中心去领龋蝴们这个基层里面所有人一天的生活物资。而每个自由活动的人都将佩带特殊的身份标识牌,任何没有身份标识牌的人被巡逻队抓住之后,都将视其为游击队成员,前线军官有权力决定将其送到监狱里去,或者是就地处决!
当然,还有很多相关的条例来约束平民在战区内的自由活动。可以说,美国人的脑子也不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想到了这么多的办法。当然,这些办法要都推行开来是有一定难度的,至少在推广的初期会受到阻挠,但是美军至少找到了解决平民问题的一个办法,总比没有任何办法,让部队自行处理要好得多吧!
当亨登的正规战斗结束之后,美军也已经做好了进攻伦敦的准备,此时亨登已经成为了美军进攻伦敦的前进基地。所有从北面发动进攻的部队都将在亨登集结,并且这些部队需要的作战物资也储备在亨登附近的数十座军营里面。美国人是充分的利用了亨登在交通方面的便利条件,为进攻伦敦打下了基础!
就如同魏明涛所分析的一样,美军是由北向南发动主要攻击,而其他方向上的进攻都是策应行动。但是,魏明涛的分析还是有一点不准确,即美军没有在全伦敦的范围内展开大规模的突击作战,而是将伦敦划成了很多区域,逐个的向这些区域发动进攻。而美军首先要攻占的就是伦敦北区!
美军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如果能够有足够的兵力,那么发动全面进攻虽然存在着指挥上的麻烦,但是这却能够更好的压制英军的抵抗,能够更快的攻占伦敦。但是,现在进攻的美军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兵力。前面已经说过了,虽然美军已经在英国战区内投入了100多万地面部队,但是大量的部队被分散到了各占领点去,而实际上能够用于进攻的机动部队只有30万左右。而美军在亨登还得留下至少2个师的占领部队,所以,实际上,能够投入到伦敦战役中的地面部队只有10个师的兵力,这其中还至少要留下30%的预备队,所以能够在一线作战的只有7个师的兵力!
仅仅10多万人,要想攻占伦敦,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美军修改了进攻计划,先攻占北区,在这里建立一个新的基地,等待更多的军队到达之后,才发动全面进攻。当然,美军指挥官还有一个想法,北区的伦敦防御的核心地区,如果能够在这里消耗掉英国军队的作战力量的话,那么在后面的战斗中就肯定会更为轻松了!
对于美军的这种新的战术部署,魏明涛只能够报以苦笑,因为他没有别的任何办法来改变这一现实,而美军的指挥官也是越来越精明,如果他将兵力分散到整个伦敦战场上去的话,那么抵抗力量可以很轻易的消耗掉所有的美国军队,但是美军握紧了拳头打过来,就没有那么好对付了!
“现在美军主要的突击方向是摄政公园,看来,他们准备来个中心开花!”
魏明涛点了点头,在具体的战术方面,他对美军的安排不是很在意,其实只要有足够的兵力,能够集中力量进攻的话,各种各样的战术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么看来,我们的对手又学到了一些东西,应该是亨登的战斗让他变得更精明了,现在他们的目标是摄政公园,而实际上,只要占领了摄政公园,美军就能够对伦敦市中心构成威胁,而到时候,英国军队不得不发动反击!”
“你是说,美军准备在这里消耗掉英军的抵抗力量!”
魏明涛苦笑了一下,点上了烟。“事实上就是这样,虽然很多人不会相信,但是美军不急于发动全面进攻,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足够的兵力,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想在前期的战斗中消耗掉英军的抵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