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希提岛可以说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上最为残酷的一次岛屿之战。以往,虽然中美两国围绕着中途岛打了三次大规模战役,但是从战役的本质来讲,主要的还是围绕着舰队来打的,真正的岛屿上的战斗并没有成为重头戏。但是,塔希提岛之战,却让中美两国的地面部队吃尽了苦头,而这也绝对算得上是两国地面部队之间的一次硬仗!
莫怀聪对于自己被人比喻成为海军中的魏明涛,多多少少有点不那么高兴。当初,莫怀聪选择海军的时候,就一直认为陆军是一支战术性的部队,所以对陆军将领多多少好还是有些看不起。所以,他不希望别人把他与一个陆军将领联系到一起。但是,莫怀聪与魏明涛之间却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其中最为明显的即为两人的用兵策略: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而事实也证明,只有最小心谨慎,而且从不盲目行动的将领,才能够在这次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中笑到最后!而毫无疑问的,莫怀聪与魏明涛都是这样的人!
对塔希提岛的进攻,莫怀聪这次一点都不敢小看。前面几仗打得都很顺利,但是莫怀聪心里很清楚,美军其实是在主动放弃,在没有了舰队的支持之后,美军只能够紧缩太平洋上的防线,集中兵力于最重要的地方。而塔希提岛无疑就是这个最重要的地方。到了这里,美军已经无路可退了。而且,就算要迟缓一下中国军队的进攻速度,美军也必然要在塔希提岛组织起一次有效的防御作战。事实上,美军在塔希提岛也确实集中了他们在南太平洋上的绝大部分兵力,光是陆战队就有至少5个师的兵力,而且极有可能还会向塔希提岛增援两个陆战师。而莫怀聪手里却仅仅只有6个陆战师,加上一个空降军的兵力!再考虑到美国空军在该岛的大规模部署,那么进攻塔希提岛就绝对不是一次轻松的行动了!
为了保证进攻顺利,最好的办法就是充足的前期火力准备!这是一个已经被无数次证明过的战术,在拥有火力打击优势的情况下,充足的火力准备,可以尽最大限度的减少陆战队在地面战斗中的损失,而且可以加快进攻的速度。
在进攻中途岛的时候,中国军队的火力准备时间只有几个小时,结果是投入了二十多万陆战队,还要大量的陆军部队,并且集中了当时中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绝大部分兵力,最终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终于占领了这座面积只有200多平方公里的小岛!结果,中国军队付出的代价是非常惨重的。虽然这一方面与当时美国海军还有强大的作战能力,以及美军在中途岛的防御十分强大有关系,但是火力准备不足,也是造成进攻速度缓慢,伤亡惨重的一个主要原因!
接下来的几次岛屿登陆作战中,中国军队吸取了教训,开始加强登陆之前的火力准备时间,开始是一天,后来延长到了三天,一周,最终在进攻萨瓦伊岛的时候,莫怀聪将火力准备时间延长到了半个月!这种延长火力准备时间,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登陆作战的难度越来越低,而且,对美军的打击也是越来越沉重,当然问题也有,即弹药消耗的速度急剧增加,导致后勤供应难度加大,这反而成为了登陆作战中最麻烦的问题!
登陆塔希提岛的战斗也是从轰炸开始的。与针对塔瓦拉,萨摩亚以及拉罗汤加等岛屿的轰炸不一样,因为塔希提岛上的美国空军非常强大,如果使用舰队进行攻击的话,一是会威胁到舰队本身的安全,二是舰队的持续攻击力量较弱,只能够让两支舰队轮番上阵,这更加削弱了舰队的打击能力,因此,从一开始,莫怀聪就决定大规模使用远程轰炸机,然后让两支舰队出动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以这种配合的方式对塔希提岛进行打击!
当第一批轰炸机到达了拉罗汤加岛的机场之后,当天晚上,轰炸行动正式开始。轰炸机分别从塔瓦拉岛的三座空军基地,以及拉罗汤加岛上的两座空军基地起飞,然后在艾图塔基岛上空会合,此时舰队派来的护航战斗机也加入了编队,一起向塔希提岛进发。
夜间轰炸的效果虽然不会很好,但是这却能够对美军造成突然打击。轰炸机群在距离塔希提岛还有250公里的时候,被该岛上空的美军指挥机发现,接着大批美国战机升空,准备进行拦截,而没有空战能力的轰炸机与攻击机则开始疏散,有的去了邻近岛屿上的机场,而航程远的轰炸机则直接去了圣诞岛!现在该轮到中国轰炸机对塔希提岛进行轰炸了,在拉罗汤加岛被占领之后,美国的轰炸机一直在对该岛上的中国军队以及工程部队进行轰炸,导致了至少数百名人员的损失,而且军事基地的修复工作进行得非常的紧张,损失的物资也不少,现在到了报复的时候了!
双方战斗机之间的空战进行得非常激烈,但是美军战机没有能够阻挡中国轰炸机的进攻。那些从塔瓦拉岛起飞的战略轰炸机在距离塔希提岛还有200公里的是就投下了携带的防区外打击弹药,首先对该岛上的防空,指挥,信息交换等目标进行了重点打击。这些炸弹与导弹刚刚落地,从拉罗汤加岛上起飞的远程轰炸机也投下了它们携带的弹药,对岛上的美军机场,军事基地,仓库,动力中心等等进行了覆盖式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