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相对来讲,作为舰队司令的莫怀聪还真找不到多少可以做的事情了,而他为了不干预舰队参谋人员的工作,就干脆先离开了作战室,来到了外面的舰桥上。还有点刺骨的海风吹来,让将军逐渐从兴奋中冷静了下来,而他也有心情前后考虑一下这次作战行动的整个细节部分了!
从莫怀聪决定要袭击美国舰队开始,他就在寻找机会,而机会就是在美国两支分舰队的通信指挥系统遭到袭击之后,先打击对方的一支分舰队,拉平双方的实力差距,如果能够迫使美国舰队撤退,放弃在中途岛的登陆行动那自然是最好的事情了,但是如果做不到的话,就与美国另外一支分舰队决战,只要消灭了美国海军舰队,那他们就再也没有能力在中途岛登陆了。而这个计划的核心部分就是把握住短暂的机会,尽全部的力量发动一次打击,而这次打击的成败就关系到了整场战役的结局。
首先要做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打乱美军舰队的指挥体系,而这一点也是最难的。但是,通过两天的观察,电子情报部门的分析人员确定了美国两支分舰队之间的沟通是通过空中指挥机以及无人联络机进行的,而这与当初第13舰队与第14舰队之间的联系很相似,只不过美军使用的是甚高频无线电通信的方法,而中国舰队之间使用的是高频率激光通信的手段而已。而美国舰队薄弱的环节就在这里,只要打断了他们舰队之间的联系,那么美国舰队至少需要花费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从新建立起通信系统,而对现代化的海战来讲,一个小时已经能够决定胜负了。
释放电子干扰的目的是要减慢美军的反应速度,让美国舰队的指挥官不能够准确的判断出战场上的情况,同时也可以破坏两支舰队之间的无线电联络,让美国舰队的指挥官无法迅速的做出决定。这一招看来有点多余,但是却非常的关键,如果美国舰队指挥官知道有另外一支分舰队正在遭到攻击的话,那他肯定会竭尽全力的发动反击,打击第14舰队。而这拖延的一点点时间对第14舰队的生存相当关键,因为莫怀聪把几乎所有的战斗机都派出去了,没有给舰队留下一点防空力量,他必须要保证在发动攻击的两个小时之内第14舰队不受到攻击,不然就成了消耗战,而结果绝对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航空部队经过精心的准备,这次出击行动表现得非常出色。四艘航母上的420架作战飞机只用了15分钟的时间就全部起飞,并且完成了空中编队。而在以往,仅仅是弹射战机就需要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看来部队的官兵都憋着一口气,不但飞行员表现得更为积极勇敢,连普通的舰员都在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为战斗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将军,部队已经到达了攻击海域,正在发动进攻,你需要进去看一下吗?”这次是张廷贵亲自出来叫莫怀聪。
将军顿了一下,点了点头:“现在我们还不能暴露自己的位置,好了,你去负责指挥吧。对了,把前线的战斗情况广播出来,让大家都参与进来!”
张廷贵点了点头,就先转身回去了,很快,整个舰队的每艘战舰上的广播喇叭都响了起来,传来了飞机飞行时的震动声,飞行员的喊叫声,还有导弹命中敌舰时的爆炸声。
前方,指挥第一波攻击部队的是第一航空联队的文灿上校,他率领着72架攻击机对美国舰队的外围防空圈发动了冲击。
护航的战斗机不多,但是成功的顶住了美国防空战斗机的拦截,为攻击机创造了机会,但是仍然有一批美国战斗机朝攻击机群杀了过来。
“先对付美国战斗机,不要急于攻击!”文灿非常有经验,他已经是一名快40岁的飞行员了,而在大战爆发之前,他跟随当时的印度洋舰队转战地中海与印度洋,并且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而在这次大战中,他在西南太平洋上就指挥部队攻击过美国第3舰队,所以非常了解美国海军战斗机的拦截方法,只要顶住了其第一波拦截,就算没有多少空战能力的攻击机都能够对美国战斗机构成威胁!
在文灿的指挥下,72架攻击机分做三个中队,分别开始迎战美国的拦截战斗机,虽然攻击机不具备有很强的空战能力,但是却都携带有自卫的空空导弹,按照正常的挂载,每架攻击机基本上都会携带两枚中程空空导弹,以应付可能出现的危险。
第5舰队的飞行员大部分都是新手,缺乏作战经验,而这次遭到攻击的北方分舰队的飞行员的素质更低,他们根本就没有预料到中国的攻击机还会主动发动进攻。在战斗机学院学习的时候,他们都知道中国的攻击机会携带自卫用的导弹,但是并不知道中国的攻击机会主动进攻,而不是规避!这一点连教官都没有告诉他,按照这些美国飞行员的理解,笨重的攻击机在防空战斗机面前,根本就只有逃命的份,哪还敢反击呢?但是,这次他们还真的碰上了这么一队敢于反击的中国飞行员!
当数架美国的战斗机被打得凌空爆炸的时候,这些美国飞行员才反应了过来,赶紧规避导弹攻击,但是此时他们已经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拦截了,而那些中国攻击机则趁着这个机会长驱直入,越过了对方的防空拦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