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没有受到多大的阻挠,在中央政治局的会议上,几乎所有代表都同意立即向美宣战,特别是军队的代表,更是高度支持这一行动。政府的工作人员在确认了形势之后,也表示了赞成意见。接着,在中美相互宣布处于战争状态之下后,人民代表大会以85%的高票数通过了柯敏明提出的《国内战争动员法》,这为中国的战争行动提供了法律基础。接着,全国性的战争动员展开了,而作为中国武装力量最高领导人,柯敏明一方面要主持政府的日常工作,另外一方面也开始担负起了指挥战争的重任。当然,大部分的事情还是由总参谋部来负责的,柯敏明只是名义上的最高指挥,而实际的军事行动并不由他负责!
从战前的准备工作来看,中国也要比美国充分很多。早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就开始改组国家经济,虽然并没有按照战时的条件进行改造,但是中国的整个经济结构已经更能够承担战争的压力了,而且经过改造之后,中国的经济能够迅速的转为战时制度,以配合国家的战争行动!
仅仅从这一点上来看,中国的准备就要比美国充分多了。在战争爆发之前,虽然美国也借助经济危机,对国家经济做了一定的调整,以适应未来的需要。可以说,美国的领导人其实也早就遇见到了未来的发展,也认识到了战争的不可避免性。但是,因为美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局限性,即使美国领导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却也无法做出相应的行动来。即使是这点经济调整,仍然是非常艰难的,最终导致美国前任总统下台,并且在国内抛起了一股反共高氵朝。
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美国输在了自己的政治与经济体制上。虽然美国的民主政治能够充分的保证自由,民主,并且对政府进行监督,以杜绝贪污,腐败等。而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这也能够让美国各地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发展计划,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增强经济的适应能力。但是,从根本上来讲,这种政治制度本身却有着巨大的缺陷。过度的民主自由,导致的是政府威信下降,而且政府过于注重国内的情况,而忽视了对外交方面的建设,导致美国政府在制订对外政策时,发生了多起严重的失误,最终导致美国建立起来的世界体制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从国内情况来讲,联邦制最终仍然是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力,而地方权力的增加,自然会让中央政府的政策处处受到限制。比如在经济调整时,中央政府制订的政策,因为受到地方政府的抵制,其执行力度并不大,而这对美国本身就比较脆弱的国家经济来讲,所产生的影响是无法弥补的。
正如同前面提到过的,一个帝国的崩溃,最终是从帝国内部开始,而不是外部开始的。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中,已经无数次的证明了这个道理,不管是哪个帝国,如果没有内部问题的话,那么外界的压力,只能够让帝国本身更为团结,帝国的力量也就更为强大,来抵御外界的压力。但是,帝国内部只要出现了问题,在外界的压力下,帝国内部矛盾必然爆发,而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不管是多强大的帝国,最终都避免不了崩溃的下场!
这次,美国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虽然美国的历史并不长,是所有新生国家中最年轻的一个。美国能够在短短200年的时间中建立起一个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前者的庞大帝国,那已经证明了美国顽强的生命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都是左右战争胜利的主要力量,而且正是因为美国的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才以反纳粹国家获胜结束。可见,美国绝对是一个能够顶得住外界压力的国家。但是,此时的美国,却已经不是以前的美国了,而中国对抗美国采取的措施也与以前的任何一个国家不同,并不是主要从外界着手,而是先抓住美国国内的矛盾不放,想尽了一切办法来激化美国的内部矛盾,削弱美国的团结,并且打击美国的心脏。最后才是从外界施加压力,迫使美国国内矛盾爆发,最终瓦解这个庞大的帝国!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中国前前后后努力了上百年的时间,通过战争,经济,外交,不断的打击着美国,并且让美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当然,少了时间的话,这种努力是无法成功的,也无法取得任何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会花上百年的时间来容忍两个超级大国的存在,然后耐心的解除了美国的抵抗力量,最终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其实只要稍微懂得点这个道理的人都知道,如果在中国崛起的时候就直接向美国权威挑战的话,美国的所有力量肯定都会团结起来,中国就又将如同以前的苏联一样,倒在美国的脚下!
躺在病床上的鲁毅对此时的局势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其眼光也是很多人无法比拟的。虽然在北大西洋的战斗中,鲁毅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判断力,特别是在战略层面上的判断力。对这名老军人来讲,躺在病床上的这几天,正好让他有机会再次思考这几十年来中美之间的对抗与发展,并且找出获得战争胜利的办法!
“该吃药了,还在想什么?”妻子仍然显得那么温柔,这是鲁毅最高兴的事情,岁月的摧残,并没有改变两人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