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内战的结束,标志着这个曾经与中美争夺世界霸权的超级大国终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被瓦解了。很多人都将欧洲的分裂归罪于奥尔特加的极端统治,但是其根本原因仍然是由国际矛盾与欧洲内部矛盾这两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
欧洲本身就有着向往强大的愿望,这是任何一个欧洲人都不会放弃的目标,而欧洲能够在21世纪统一到一个政府之下,其主要原因就是欧洲希望成为世界的第三极,拥有能够与中美抗衡的实力。而相比之下,欧洲作为超级大国的基础就要比中美两国薄弱多了。
从经济实力上来看,虽然统一的欧洲甚至超过了美国,但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虽然以经济实力最为重要,但是经济绝对不是唯一的。相比之下,欧洲统一的基础,内部的民族矛盾,以及地区矛盾就要比中美严重得多了。
欧洲的统一的相当艰难的,这导致欧洲统一之后的国内基础并不牢固,所以在与中美的竞争中,欧洲处处显得不如别人,其本身强大的力量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还随时被国内的矛盾所困绕。比如在与美国的“恐怖战争”中,欧洲受到的损失就要比美国大很多,而随后在与美国的贸易战中,其经济发展又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当全球性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欧洲脆弱的身体就再也承受不住了。从这个方面来讲,奥尔特加极权政府上台,并不是偶然的事件,而是必然的,即使没有奥尔特加,也会出现另外一个类似的领导人,在当时的情况下,欧洲也许只有走上极权的道路,才能够解决国内危机。
当欧洲陷入到了内部纷争的泥潭中的时候,他的统一基础已经被完全破坏了,而此时,中美是绝对不会看着欧洲安稳的度过这一难关的,对另外两个超级大国来讲,一个虚弱的欧洲永远比一个强大的欧洲更有利。因此,在欧洲内战的苗头出现之后,外界因素不但没有起到限制作用,反而在推波助澜,最终,欧洲不可避免的分裂了。
战后,奥尔特加以及其主要的助手都受到了审判,整个审判过程持续了两年,到最后,有十多人以战争罪被处以死刑,而另外的几十人则分别判了从无期徒刑到8年徒刑不等的刑罚。但是,欧洲问题到这个时候并没有彻底的解决,而这也是欧洲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点的开始!
战后,关于欧洲未来发展的问题,一直是最受关注的,而此时,欧洲再次出现了分裂,以亲华,亲美以及独立的三个派别为主要代表。欧洲内战的硝烟刚刚散去,一常乎小版的冷战格局就在欧洲形成了。
以意大利,罗马尼亚,希腊为首的三个国家是坚定的亲华派。在内战爆发的时候,意大利是站在奥尔特加一方的,但是在发生了红色革命之后,意大利就倒向了中国,成为了中国的盟友,虽然中国并没有接纳意大利为同盟国的正式成员,但是从中国为意大利提供的多种帮助上可以看出来,中国已经将意大利当做了其在地中海地区最重要的盟友。而罗马尼亚与希腊在独立之初,只不过是东欧地区的小国而已,不管是从经济,还是从军事上来看,他们都不具备与英法等欧洲传统大国抗衡的实力,而正是中国的援助,让这两个国家成为了反奥战争中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成长为了欧洲地区的大国。如果失去了中国的帮助的话,他们是无法在欧洲站稳脚跟,更不可能与英法等国家竞争未来欧洲霸主的位置。所以,在战争结束之后,这两个国家立即投靠中国,成为了中国的非正式盟国。
北欧三国在战争期间所做出的贡献并不大,首先是其受到的威胁并不大,隔了一道波罗的海,奥尔特加又将主要的力量集中到了欧洲大陆战场上,所以北欧三国与奥尔特加一直相安无事,甚至在战争的初期仍然在向奥尔特加提供战争原料。而从关系上来讲,中国以及英国在北海地区的封锁行动严重的损害了北欧三国的利益,导致这三个国家并没有在战争中迅速的发展起来,反而因为受到封锁,国内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而在战后,美国为了谋求在欧洲的一席之地,更是竭尽全力的在欧洲寻求合作伙伴。很快,这三个国家在拿到了美国的大笔援助之后,立即就成为了美国的非正式盟友。而这也就是欧洲的亲美势力。
法国,西班牙,以及荷兰,比利时等后独立的国家在战后的态度是比较暧昧的,其一方面拿着中国的援助,另外一方面也不会放过美国提供的重建经费。而且,特别是对法国来讲,即使独立之后,他仍然谋求着成为欧洲地区的霸主,因此不会屈从于中国,而且法国是在战争期间出力最多的国家,自然认为自己应该成为地区霸主,但是中国却一直在大力的扶植罗马尼亚与意大利,这对法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所以,法国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可能倒向中国了。但是,中国在欧洲的存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法国此时倒向美国的话,必然会引来中国的报复行动,其新建立的政权甚至有被颠覆的可能性。因此,法国也不会倒向美国。因此,以法国为首,主要由西欧国家参与的一个独立欧洲国家集团就形成了,而这也就是欧洲的独立派。后来,随着最后独立的德国的加入,欧洲独立派的实力大为增加,成为了主导欧洲方向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