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特加怎么也没有想到,中国的封锁会有这么的严密,根本就没有给他一点机会。虽然欧洲联合政府海军的潜艇部队并不算差,不管是从装备的质量,还是从人员的素质上来看,这都算得上是世界一流的海军了。但是,不管怎么讲,任何一个兵种都是无法独立存在的,而战争本身就是系统的较量,所以,仅仅有潜艇,是永远无法战胜对手的!
自从20世纪末的海湾战争之后,战争的方式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了,任何一次战争,都是多兵种联合作战,不管战争规模的大小。而各国都已经认识到,一种功能全面的武器是不存在的,每一种武器只是整个系统中的一部分而已,并且有自己的专长,这样才能够在战争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作用。这就决定了任何一种武器装备性能的单一性。就拿海军来讲,航母作为海军舰队的核心,其主要作用是远程打击,航母上的作战飞机可以轻易的攻击数千公里外的目标,是整个舰队的打击核心力量,而战列舰则担负着舰队近距离打击,以及对地支援,舰队防空这几个任务。巡洋舰的主要作用就是舰队防空,另外还可以在低强度的冲突中担任对海对地打击的任务,驱逐舰则主要是反潜,而海面下的潜艇也是面向反潜作战的。因此,在海军舰队中,没有一种全方位的作战舰艇,虽然每一艘舰艇都有几个方面的长处,但是却只有一个专长,而且在设计的时候,就是主要就为了这一特点而进行的。因此,一支舰队,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任何一艘分散出来的战舰,都永远无法成为一个有效的独立作战力量!
其实这是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所必然产生的一种矛盾。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武器装备的价格是飞速增长,但是经济发展的速度是跟不上军费增长这一速度的,所以,最终为了形成有效的作战能力,那就只能够降低单一武器装备的性能,让其突出一点,而通过集合系统的力量,来达到提供作战能力的目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都想发展一种功能齐全,而且强大的战舰,但是谁也办不到,最终,仍然只有让海军以舰队的形式存在,并且展开行动。
可以发现,潜艇在海军中的地位是比较单调与特殊的。在超级大国中,因为海面舰艇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制海与对地打击能力,所以潜艇已经从反舰作战,以及对地打击行动中解脱了出来,最终,潜艇的功能集中到了反潜上来。而这一点,也与技术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潜艇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的第一个进步就是潜艇的隐蔽性更好了。而相应的,探测潜艇的技术发展却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当潜艇仿生装置开始普遍使用之后,潜艇的隐蔽能力已经得到了飞速的进步,而潜艇动力与推进系统的发展,则让潜艇的安静航速越来越快,甚至超过了水面舰艇的巡航速度!相比之下,水面舰艇在反潜作战中,就显得越来越落伍了。而事实多次证明,最好的反潜武器就是潜艇本身,就如同最好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坦克一样。所以各国都争相发展更先进的潜艇,以对付别国的潜艇。这就形成了一个快速循环模式,而最终,唯一能够对付潜艇的也就只有潜艇了。所以,在21世纪后半页,各国的潜艇技术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特别是几个超级大国,在聚变核能为动力的核潜艇方面的研究已经发展得相当的成熟了,而攻击型核潜艇是舰队反潜的中坚力量。自然的,潜艇的作战方向就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在海面舰队强大的海军中,根本就不需要潜艇去对付海面舰艇以及地面目标,而潜艇的任务也就显得更为单调,即只需要潜艇去反潜,对付敌人的潜艇,那就足够了!
显然,潜艇的作战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虽然几个超级大国都认识到,潜艇仍然是打击海面舰艇的有效武器,但是都更侧重于增强潜艇的反潜作战能力,而不是让潜艇成为海战的多面手。毕竟,潜艇的空间有限,不可能具备太多的作战能力,而且从武器携带量上来看,潜艇也是所有海军战舰中最少的。那么,潜艇在侧重反潜的同时,也就只有降低其他的作战能力了。所以,除非发展一种专业的反舰型潜艇,不然潜艇对海作战能力确实不怎么突出。
当初,莫怀聪少将不太注意潜艇的威胁,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他清楚的知道,潜艇的反舰作战手段是相当单调的,只要做好反潜工作,那么就很容易对付。但是鲁毅却看得更长远,因为比起反潜来讲,反舰显得更为容易。而潜艇反舰能力薄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潜艇本身的武器系统上存在缺陷,而这个缺陷是很容易弥补的。只要为潜艇配上几种先进的反舰武器,改善一下其探测设备,甚至只需要修改一下潜艇中央电脑的软件,让其侧重于反舰作战,那么潜艇就能够对海面舰艇构成致命的威胁。而相比于建造新的潜艇,这个工作自然就要简单多了。
奥尔特加的欧洲联合政府却没有能力在这个时候来完成这个简单的工作,这不能不说是他的悲哀吧!当时,欧洲联合政府的精力几乎都放到了地面战场上去。在西部战场上,虽然联合部队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优势,但是法国方面仍然没有放弃抵抗,不但发动了游击战,而且还在南部与西班牙接壤的地区坚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