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九篇 运筹帷幄 第十六章 中国政策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089年,巴基斯坦政局发生了剧烈变化,拉瓦尔被美国炸死,新复出的卡提拉,即巴基斯坦前总参谋长成为了新政府的总统,随即组建内阁,这标志着巴基斯坦已经完成了一次转型,而这位新的巴基斯坦总统一上台,就在针对美欧的反侵略战争中表现出了异常强硬的态度,美欧军队在巴基斯坦的日子开始不好过了!

    原本巴基斯坦的军事政治力量分为了三大部分,即北面的原巴基斯坦政府,南部与中部地区的游击队,以及南部欧美占领区内的欧美军团与他们支持的巴伪政权。这三支力量其实基本上是平衡的,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关系,但是,当卡提拉上台之后,北面的原巴基斯坦政府与游击队迅速的联合到了一起,巴基斯坦的平衡局势瞬间就被打破了!

    卡提拉上台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政府军的行动计划与指挥权交给了中巴联合指挥部,实质上是由中国赴巴基斯坦的军事人员负责指挥反击作战,而巴基斯坦最高武装力量统帅部只负责军队的征集,后勤保障,以及训练等方面的工作,而不干预一线作战行动。可以看出来,卡提拉是高度依靠中国的,当然,这也引起了欧美的怀疑!

    原本卡提拉并不是亲华派的军事将领,但是也没有明显反华的态度,在更多的场合中,他是以一种理智的态度在对待与华关系的。而这正是他与拉瓦尔的最大差别,正因为在对华态度上的不同,卡提拉才被排挤出了拉瓦尔政府。而现在,卡提拉一上台,就开始奉行全面的亲华政策,这不能不让欧美产生疑虑。当美国方面开始怀疑伊斯兰堡的那个人并不是真正的卡提拉的时候,却苦于拿不出确凿的证据了,其实就算美国拿出证据来又怎么样?难道巴基斯坦人民还会相信侵略者的一派胡言吗?

    在完成了政治转型之后,出人意料的,卡提拉并没有对巴基斯坦国防军进行大清洗。虽然众所周知的,在卡提拉被拉瓦尔逼下台之后,拉瓦尔为了稳固对军队的控制——这是每一个政治家要掌权所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情——在军队内部安插了大量的亲信,并且通过这套关系网络来达到控制军队的目的。其实,这一点在卡提拉宣誓就任巴基斯坦新总统的时候,就已经暴露了出来,政府军内部的不满声音是非常强烈的。但是,卡提拉并没有如同所有人预料的那样,在军队内部来一次大换血,将拉瓦尔的亲信驱逐出去,换上自己的人。卡提拉只做了一条声明,即在完全赶走侵略者之前,他不会对军队进行大范围的人事改动,任何巴基斯坦人都有义务与侵略者战斗!

    这一招怀柔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原本不满的人也安静了下来,但是这并不足以树立卡提拉在军队中的威信,至少无法让那些拉瓦尔的人相信这位新的领导人。所以,卡提来上台之后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在战场上策划一次反击作战,用实战来证明他是比拉瓦尔更加优秀的,更能够带领巴基斯坦人民战胜侵略者的领导人!

    从10月7日开始的这次战役与以往巴基斯坦政府军的所有反击战役都不一样,这是一次政府军与游击队的联合作战行动,毕竟在游击队中,绝大部分的军官都是卡提拉当年的追随者,卡提拉在这里有着如同真主般的威信,而这也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反击作战!

    到10月21日,战役在持续了2周之后,以美欧军团向南撤退而结束了。该战,巴基斯坦政府军出动了5个正规师的兵力,再加上至少3个游击队纵队的配合,15万巴基斯坦军队在战线上将两个欧美师逼退了。确实是逼退的,因为这一战并没有能够对欧美军团构成多大的伤害,只歼灭了不到3000人的侵略者。但是,从政治意义上来讲,这一战却是稳固卡提拉的统治地位,同时树立他在巴基斯坦国防军军官心目中的地位最为关键的一战。当然,这也证明了卡提拉确实有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只是巴基斯坦军人都不知道,真正指挥这次反击作战的是中国的将军,并非是卡提拉!

    其实问题的焦点并不在巴基斯坦战场上,欧美方面一直没有确认在伊斯兰堡的那个人就是卡提拉本人。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内,虽然技术人员做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最终所获得的结果却显示,巴基斯坦那位“卡提拉”与中央情报局关于卡提拉的相貌资料只有80%左右的符合率,这并不足以说明那人就是卡提来。欧洲的情报机构也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但是这也同样不能说明那人就不是卡提拉!反正,要想知道伊斯兰堡的统治者到底是不是卡提拉本人,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欧美方面也不可能等到情报机构有了确切的消息之后才改变巴基斯坦战场上的部署,他们只能够按照最糟糕的结果来决定军事行动。最糟糕的结果就是那人并不是卡提拉,而是中国人,一个中国的扮演者。如果这样的话,就已经标志着巴基斯坦已经落入了中国的控制之中。那么,欧美在巴基斯坦战场上的兵力部署以及投入就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了!

    在控制了巴基斯坦南部地区之后,欧美方面为了减少部队之间的摩擦,并且尽量降低联合作战的压力,除在了在北部战线附近之外,南部地区采取了分开治理的办法。即欧洲控制卡拉奇以西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