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八篇 裁军之战 第二十二章 不是结局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斯坦军队已经撤退到了奎达-木尔坦一线。最后,在几乎投入了所有的预备队之后,巴基斯坦军队才在这里建立起了一条不算稳固的防线。而欧美军队停止进攻的最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后勤补给线太长,而且半个多月的持续进攻,也让他们的后勤物资储备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一次错误的战役进攻让巴基斯坦又丢掉了近1/3的国土,让5000多万人沦陷。到这时候,巴基斯坦已经有近2/3的国土成为敌占区,而敌占区内的人口占到了巴基斯坦总人口的60%。当然,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话,欧美由多出了20多万平方公里的占领区,至少需要再增加10万部队来控制这些地区。同时,他们又多出了5000多万敌人,他们更要时刻小心着无处不在的巴基斯坦游击队的袭击了!

    从鲁毅组织的战役反击开始算起,这场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战役在8月20日结束了。虽然巴基斯坦军队在战役的初期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而且还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歼灭了一支整编美国师,而且还是美国的王牌师,取得了歼敌42000余人的重大胜利。但是,在战役的后期,因为战略思想上的错误,以及指挥上不可避免的错误,让巴基斯坦损失了35万生力军,也让巴基斯坦丢失了更多的领土。从战役的角度来看,巴基斯坦先胜后败的结果,让人感到非常的惋惜,如果他们能够坚持鲁毅的战略思想的话,也许战役的结果就完全不是这个样子了。

    也许,应该从一个好的角度来看待这场战役,因为从长远的目光来看,巴基斯坦并没有完全输掉这场战争。欧美在占领了更多的土地之后,也就更加难以从这场战争中自拔。而且,这也导致欧美为了追求最后那几乎唾手可得的胜利而不断的向巴基斯坦战场增兵。顶峰时期,欧美在巴基斯坦战场上兵力投入达到了55万!另外,还动用了3500架作战飞机,5000架战术支援飞机,15支航母特混舰队,以及双方绝大部分的情报与侦察能力!当然,任何一个侵略者都避免不了失败的结局,这是历史的必然。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也许巴基斯坦并没有输掉这场战役,而只是通过大踏步的战略退却,让敌人付出了更多的代价,而他们自己,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为了稳固在巴基斯坦占领区内的统治,到该年年底,欧美双方的首脑终于达成了一份秘密协议,即在巴基斯坦占领区内扶持一个傀儡政权,由这个傀儡政权来帮助他们维持地方治安,维持他们的统治,而以此减轻两国的战争压力。

    虽然欧美的这个目的确实是达到了,但是这个傀儡政权从来就没有在国际上得到过广泛的承认。至少,在中国以及绝大部分的中立国家中,这个傀儡政权永远没有一席之地!而这也最终证明了巴基斯坦战争的性质,这是欧美列强发动的一次赤裸裸的侵略战争,而并不是他们所吹嘘的那种正义的战争!

    年底,第一批结束了培训的巴基斯坦特种兵——大概有1500人——回到了他们的祖国。这些人立即被投入到了敌后战场上去,他们的任务就是去支持敌后游击队的行动。此时,巴基斯坦方面已经将敌后游击队作为了最主要的军队,也是打击侵略者最积极的军队。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鲁毅的眼光是非常长远的,他比任何人都要先意识到巴基斯坦敌后游击队的重要价值。随后,还有更多的在中国接受过敌后游击战,以及特种作战的巴基斯坦官兵踏上了回国的路程,他们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反侵略战争的主角。而正是这些人的到来,让巴基斯坦敌后游击队能够更有效的打击侵略者了。在战争结束之后的统计结果中,敌后游击队消灭的侵略者占到了这场战争的60%以上!而且,正是他们的努力战斗,最终迫使侵略者忍受不了巨大的伤亡,才做出了撤离巴基斯坦的决定。这也才让巴基斯坦重新获得了统一!

    当然,关于这场战争后面的花絮还有很多,比如大部分敌后游击队员在战后悲惨的遭遇,美欧在战争期间的摩擦,以及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逐渐深入。当然,这些与鲁毅都没有多大的关系了,他再也没有回到过巴基斯坦战场上,而且,在战争结束之前,他就已经结束了总参谋部的工作,因为还有更重要的工作等着他去干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