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通信必须要2天以上的时间。这让两位欧美的将军都非常的恼火,因为他们都知道,前线的部队坚持不了两天。这次,巴基斯坦空军好象有打不完的战机与飞行员,而他们的陆军炮兵也好象有打不完的炮弹一样。以现在的这种强度打下去,2天之后,就算第3机步师不完蛋,也要脱几层皮了。因此,两位最高指挥官做出了同一个决定,就是在尽快恢复通信指挥的时候,立即派遣部队为前线的美军提供支援!
因为卡拉奇市区内的战斗仍然在进行,而且那些巴基斯坦守军在知道自己的部队已经在北面展开了一次成功的反击作战之后,士气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也发动了几次牵制性的反击,以使欧美无法将围攻卡拉奇的军队北调。所以,现在陷在了卡拉奇的两支欧洲部队是无法立即北上的,他们即使从这边的战斗中撤出来,完成补给与整编,也需要2天左右的时间。
美国的增援部队已经到达了港口,大批的装备正由运输船上卸下来。按理说,救援行动应该由美军担当主力。但是,此时美军增援部队还没有能够完成集中编制,所以,最终救援的任务就落到了早两天到达的两支欧洲军团身上。而立即能够使用的只有一支欧洲军团,即第10步兵师。而此时,该师的前锋部队已经达到了海得拉巴,正在那里参与营救被困在废墟下的联合指挥部人员的工作。
得到了立即北上,增援美第3机步师命令之后,e营立即将救援工作交给了一支美军工程部队,并且留下了一个排来保护这支工程部队——等到别的友军上来之后,这个排才从新回到营的编制内——然后,大部队就立即北上,朝苏库尔方向继续前进。而对德潘来讲,能够参加真正的地面战斗,是他最希望做的事情,而挖掘被埋人员的事情,还是让那些开推土机的工程兵去干吧!
e营的前进速度确实是非常迅速,短短的2个小时之内,就向北挺进了50公里,但是,他们的快乐时光也就快要结束了,因为他们即将进入巴基斯坦游击队最活跃的区域内。而这支部队的行动情况早就被他们头顶上的侦察卫星发现了,而巴基斯坦游击队也很快得到了这一情报,那些急需武器装备,而且对这些侵略者恨之入故——大部分的游击队员都有亲人或者朋友死于侵略者的枪口之下——的游击队员来讲,这绝对是一个显示自己身手的好机会。这支欧洲军团的规模不大也不小,正好让他们吃掉,而且还可以获得一批不错的武器装备!
为了保证救援行动成功,以及救援部队能够及时到达,欧美指挥官也充分的考虑到了救援部队在路上可能遭遇到的袭击。因此,第10步兵师分成了数个分队前进,而每条前进路线上前后配置了三个营的兵力。这样一来,只要在任何一条线路上打通了与第3机步师的联系,那么就可以让这支美军部队撤下来了。而且,即使在路上遇到麻烦的话,那么前后的三个营的兵力都可以相互接应,这至少能够避免单独行动惨遭覆灭的危险吧!
欧美的指挥官虽然信心十足,但是他们并没有考虑到,中巴指挥官是绝对不会让他们的救援行动成功的。在保证前线进攻的同时,阻止救援部队到达,已经成为了重点任务。虽然用来执行这一任务的都是那些活动在敌占区内的游击队,但是这一地区的十多万游击队几乎都组织了起来。他们的任务就只有一个,不惜任何代价,都要阻止这支北上的欧洲军团,为正面战场上的主力部队制造歼敌的机会!而除了这十万游击队之外,还有数十万的民兵已经武装平民。而低估一个民族在生死存亡时的爆发力,那绝对是再愚蠢不过的行为了!
为了保证救援行动的成功,美欧的指挥官几乎将手中一切能够动用起来的力量都用上了。所有的战术战机都将目标锁定在了第3机步师周围的巴基斯坦军队身上。而美欧的战略轰炸机也开始执行轰炸巴基斯坦进攻部队后勤补给线,以及巴基斯坦后方的物资储备地点,军队集结地点的行动上来,欧美的指挥官认为,巴基斯坦这次肯定会动用大批军队来进行这次反击战。而且,他们甚至认为,巴基斯坦军队这次反击的目的就是要歼灭第3机步师!而海军的打击舰队,即那些由战列舰与装备有射程超过500公里舰炮的巡洋舰组成的舰队也开始北上,在靠近巴基斯坦沿海地区为内陆战斗提供火力支援。与中国军队不一样,欧美陆军的远程炮兵并不强大,这是他们的一惯特色,在他们看来,陆军装备远程炮兵并没有多少必要,不知道这场战争之后,他们的这一观点会不会出现改变。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行动都顺利。海军打击舰队首先出了问题,至少有6艘战列舰需要补充弹药以及更换已经超过了使用寿命的火炮。而这让打击舰队的火力减少了一半!而海军攻击机的行动也不够理想,首先是找不到目标,其次是在无法获得战场信息网支持的情况下,打击效果不会好到什么地方去,再加上巴基斯坦空军拼命的拦截行动,所以空中支援并不是时时都有,而且还存在巨大的风险!地面部队的前进也不是那么顺畅,第10步兵师仍然有一部分兵力无法调用,而且很快就遭到了巴基斯坦游击队的伏击,几乎所有的前进路线上都出现了问题,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