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七篇 超级较量 第十七章 战略裁军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就非常的尴尬。就如同苏联解体时一样,俄罗斯人很难从猛烈的角色转变中适应新的位置。从内心来讲,俄罗斯还是将自己当做了一个超级大国,即使在最辉煌的时候,俄罗斯也仅仅是超级大国俱乐部中最弱小的一个成员。但是,现在俄罗斯是输掉了与中国的战争之后,其国际地位已经大大下跌,其在国际上说话的声音甚至比一些地区性大国还要弱小,而其势力范围也基本上被别的超级大国给吞并掉了。因此,俄罗斯的态度是最难以琢磨的。俄罗斯在国力不支的情况下,不但无法发展天军,甚至难以维持住核武器之外的其他战略威胁性武器的研制与生产工作。比如在基因武器方面,俄罗斯的研制进度就至少比中美欧落后了20年左右!而俄罗斯手中唯一的战略威胁性武器就是核武器。现在三个超级大国都要全面销毁核武器,这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不得不说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就在谈判开始前一个月,俄罗斯总统在会见乌克兰总统的时候,就曾经表示将要把国家的战略核武器数量扩充一倍,以适应另外几个超级大国加强国家战略防御系统所带来的威胁与压力,并且在不久之后就试射了一枚全新的战略弹道导弹,以验证俄罗斯的战略打击力量有能力突破中美欧的国家战略防御系统。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俄罗斯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并且重塑自己的大国形象,是很不愿意放弃这一战略威胁手段的。但是,局势却并不是由俄罗斯说了算。只要三个超级大国达成了销毁核武器的协议,俄罗斯不可能不跟进。首先,各国的战略防御系统已经能够对付俄罗斯那点微弱的战略核威胁力量。其次,俄罗斯的经济命脉掌握在欧美的手中,就如同苏联才解体之后的俄罗斯一样,不得不按照欧美的意志做决定。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俄罗斯的经济实力难以支撑起一支强大的战略打击部队。就在俄罗斯总统炫耀其战略核打击力量的时候,俄罗斯至少有40%的战略导弹部队无法获得足够的经费以维持下去,而且人员的缺损数量也相当惊人。因此,俄罗斯的态度仅仅是为了能够从这场谈判中获得更多的好处而已,要想改变谈判的结果,俄罗斯还没有那个实力!

    从一开始,谈判就错综复杂。首先出现问题的是太空非军事化方面的谈判。说白了,欧美也不愿意放弃太空这个制高点,而且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份条约只是表面上的条约,三方都不会将其当回事。即使最终达成了协议,限制在太空进行军备竞赛,那也只是针对别的国家而已,以中美欧三国的实力,不明着干,偷着干还不行吗?而且这还将严重的削弱三个超级大国的军备透明度,这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而提出问题的是俄罗斯这些暂时还无力参与太空军备竞赛的国家,在他们看来,这完全是一份列强之间的欺诈协议,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协议,签署这样的协议,对和平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接着,巴基斯坦就在销毁核武器的问题上出了难题。巴基斯坦在这场谈判中的地位最为尴尬,虽然表面上巴基斯坦仍然是依附在中国身上的一个非正式同盟国,但是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已经大不如前了,特别是在前次的南亚战争问题上,中巴之间的矛盾已经严重扩大。而在这场谈判中,伊朗,南非与巴西都可以依靠中美欧三国的支持,在谈判中获得了应有的利益,而中美欧三国也分别向他们提供了安全保证。但是,巴基斯坦却一直没有获得任何一个国家的正式安全保证的承诺。也就是说,巴基斯坦已经被中美欧三国给凉到了一边去!从三个超级大国的立场上来看,只要三个超级大国的意见达成了一致,那么巴基斯坦的问题就算不了什么问题了!而在谈判初期暴露出来的问题却表示巴基斯坦的态度并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对整个谈判都产生了难以消除的影响。

    2084年年底,巴基斯坦退出了谈判,并且宣布将在短期内试射其战略弹道导弹,并且还将开工建造自己的第一艘战略核潜艇。虽然巴基斯坦的研制的战略弹道导弹在几个超级大国眼中不过是小儿科的玩意,而且其战略导弹核潜艇也非常落后,但是这无疑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巴基斯坦对谈判不满意,并且不愿意销毁自己的核武器,放弃保护自身安全的唯一办法。因此谈判在2084年底终止了。

    面对巴基斯坦发出的这种明显的挑战信号,三个超级大国空前绝后的站在了一起,同时对巴基斯坦施加了巨大的压力。首先是中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如果巴基斯坦不回到谈判桌上来的话,那么中国将禁止向巴基斯坦出售任何武器装备,并且降低与巴基斯坦的外交,贸易关系,并且发动所有的同盟国制裁巴基斯坦。接着,美国也表态了,欧洲也跟着表示将对巴基斯坦进行制裁。当然,谁也不知道,三个超级大国空前一致的意见是早已经在下面就商量好了的,这是三个超级大国为了推进谈判进程,并且完全销毁核武器做出的共同努力!

    警告信号发出去之后,巴基斯坦的态度并没有立即转变,而是开始了全国性的备战准备工作。并且开始在南亚地区制造事端,而其65万国防军也进入了战备状态。反正,在当时的情况下,巴基斯坦的态度一点都没有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