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七篇 超级较量 第十二章 烽火连天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造成250多人死亡,另外还有2000多人受伤,而且整个巴黎的公交系统也陷入瘫痪之中,导致巴黎市内动荡持续了近一周的时间。而这次爆炸案所产生的阴影持续了很长的时间,生活在巴黎的居民甚至连公交系统都不愿意再提起了!

    接着,4月份,伦敦金融交易市场的爆炸案再度在欧洲境内引起了恐慌,而且给欧洲本土的安全系统敲响了警钟。与巴黎的爆炸案不一样,这次是在伦敦警方有严密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袭击事件,这从一个方面显示了欧洲本土的安全系统是多么的脆弱,竟然在警察的眼皮子底下发生了恐怖袭击,而且袭击的对象还是警卫森严的金融交易市场!这次爆炸案产生的损失不仅仅是100多人死亡,400多人受伤这么简单的,就因为这次爆炸案,欧洲经济在数个月内动荡不安,而因此仅仅是在金融业上造成的损失就高达上千亿欧元#轰然事后有三个恐怖组织站出来为此事承担结果,其中有一个是美国在暗中操控的恐怖组织。但是,欧洲安全部门那些受到了社会与民众非难的官员根本就不相信这是恐怖组织所为,很简单,能够(校旱网电脑站,更新最快)在警卫森严的情况下将炸弹按到金融交易市场内,恐怖组织的成员没有这么高的素质,同时他们也没有相关方面的配合以及情报来源,而这,只有可能是美国的特工,甚至是潜伏伦敦的美国特种兵干的“好事”!而正因为如此,欧洲断定美国已经在这场“恐怖战争”中投入了新的力量,那么欧洲也就要想办法来投入新的力量应付美国的挑战了。

    6月初,欧洲议会的十多名议员先后遭到暗杀,而这就是美国在欧洲搞的第三次大规模的“恐怖活动”。这十多名欧洲议会的议员都有一个共同点,既坚持扩大对美的反击力度,要求政府拿出行动来反击美国的“恐怖行动”。用欧美的话来讲,他们就是欧洲议会中的“鹰派”人物,而且都是欧洲议会中非常关键的人物,其中有5人分别担任了议会组织的负责人,还有3人是欧洲议会安全顾问团的重要成员。虽然这些强硬的欧洲议员是主张对美进行大规模报复的主要代表,但是就在他们被干掉之后,几乎所有的欧洲议会议员都要求欧洲政府立即对美实施报复行动,就连以前持保守态度的一些议员这次也保持了沉默,没有对议会提出的针对美国的一项法案进行阻拦。而正是议会给欧洲政府施加的强大压力,最终,欧洲政府决定对美实施大规模的报复行动!

    这三次袭击事件都没有被美国承认,即使是在欧美“恐怖战争”结束之后,双方都对自己所执行的一些行动进行了承认,或者是在相互交流的时候进行了暗示性的认可。但是,这三起事件美国一直没有承认。这是挑起欧洲对美国大规模报复行动的开始,也就是欧美之间“恐怖战争”规模扩大的开始。从美国的角度来讲,即使是他们干的,他们也不会承认,因为这就是将这场破坏力巨大,而且旷日持久的“恐怖战争”的责任担到了自己的肩上,美国人没有那么笨。当然,这到底是不是美国人干的,这就说不清了,因为一直没有相关的证据表明这是美国所为。就如同在这场欧美冲突中所发生的大部分恐怖袭击时间一样,根本就无法证实是谁所为。当然,这也不排除中国为了挑起欧美冲突所为的可能性,更不能排除其他一些国际性恐怖组织借着这次欧美冲突之手展开恐怖活动的可能性。反正,不管怎么样,欧洲在遭受了这三次有着冲突升级意味的袭击之后,就立即开始策划在美国本土实施的大规模报复性袭击行动了!

    欧洲策划的在美国本土的这次袭击事件的规模是非常巨大的,针对的目标不仅仅有民用公共基础设施,金融设施,政府设施,甚至还针对美国的军事设施进行了数次袭击。而且,欧洲是在充分的吸取了中俄战争中特种兵运用的经验,并且让自己最优秀的特种部队接受了短暂的单独培训,主要是适应在非战争事情在敌后展开特种作战的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因此,欧洲在2080年初展开的这一轮恐怖袭击事件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欧洲针对美国本土民用公共基础设施,包括机场,航空交通系统,公共交通系统,桥梁等四种目标展开的行动对美国国内的基础性设施带来的破坏,以及对美国民众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是非常巨大的。当三架载着400多人的客机在美国本土上空爆炸之后,美国人在好几年之内都不敢再乘坐飞机出门了,这让美国的航空业受到了致命打击,在短短的三年时间中,美国国内最大的10家航空公司有7家破产,其航空业的收入在5年之内降低了60%!当然,别的公共基础设施遭到的破坏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这对美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针对美国的金融设施袭击的事件只有一起,即对华尔街金融交易中心的一次大规模爆炸行动,虽然这次行动并不是很成功,但是对美国金融市场造成的冲击与影响却并不小。也许是在伦敦金融市场爆炸案之后,美国也意识到欧洲会进行报复,而纽约的华尔街作为全世界最主要的几个金融中心之一,虽然其地位在2070年左右已经被上海所取代,但是这里仍然是美国,以及整个美洲地区的金融中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