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六篇 北方战争 第十一章 难民之战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家计划之下,以最快的速度生产着武器装备。而2078年一年,俄罗斯投入到战争中的经费就达到了政府预算的120%,俄罗斯政府还通过各种手段在集中战争资源。这一战,对俄罗斯经济的破坏性是非常巨大的,同时这一战,也让俄罗斯体会到了与超级大国之间的一场局部战争所带来的危害有多大,如果战争的规模再扩大的话,恐怕俄罗斯就算能够保住核心地区,最终也避免不了崩溃的结局!

    这也就是现代化战争中战术与技术的重要性,各个地方的战斗都在证明着一点,即战争中技术的重要性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任何跟不上军事技术革命步伐的国家,就只有被动挨打的命!在技术条件的保障下,以往的多种战争方法都已经不再管用了,特别是那些被动的战术更是在战争中变得一文不值!这一战,对世界军事技术所产生的革命性影响必然会对各国的军事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战争还远没有结束。正因为中国在战场上重新掌握了主动权,并且随着远东与北蒙古战区压力的降低,中国已经能够集中起巨大的兵力投入到西伯利亚战区中来,所以中国在这一战区中的行动保持了很大的克制性。当然,这种克制性绝对不是软弱的表现,中国只是不想将这场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就如同俄罗斯的每一次挑衅一般,中国总是在忍耐,毕竟自己已经占着了好处,就应该克制一点了。但是,在6月中旬发生的两起事件,最终让中俄双方在西伯利亚地区的最后决战提前到来了!

    高立民少尉是空降17军第364突击群b营c连a排的排长,其实,他们排的编制只有21个人,因为他们不属于前线的战斗排,只是个后勤保障排而已。少尉是陆军指挥学院毕业的,如果算上在学校读书的时间,他的军龄已经快8年了。按照一般的晋升规定,少尉今年就应该晋升为中尉的,但是战争爆发了,所以晋升的事情得向后押一押,毕竟前线战斗部队出现的数量众多的战斗英雄都还得着晋升呢,而他这个后勤保障排的排长自然就只有把机会让出来了。

    对于现在发生的一切,少尉并没有什么不满。虽然晋升的到路暂时被关闭了,但是作为战斗部队中的一员,少尉他们一直没有出现在最危险的前线上,所以,他的工作也是比较轻松的。平时,他做得最多的事就是与别的部队的指挥官争吵,为补给而争吵!少尉心里也清楚,在别的军官眼中,他简直就是旧社会地主的化身,甚至比周扒皮还要可恶!

    10多天前,少尉就跟随他们这个突击群-当然这只是自己内部人的称呼,按照正常的编制,他们应该算是兵力投送单位了-到了现在驻守的阵地。这是一块不大的高地,面积大概有5平方公里左右,山顶的面积大概有2平方公里左右,山顶的地势比较平坦,突击群中的补给单位,后勤单位,炮兵单位以及防空兵单位,当然还有指挥所都设在了山顶上,而别的部队都分散在了山坡上。而在高地的南面,是一条通往库皮诺的公路,这是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南部的主要公路干道之一。而北面十多公里外就是库伦达湖,一个盐水湖。

    少尉所在的这个突击群的任务就是在这个高地上驻守,禁止一切俄罗斯军队通过,当然,已经有很多侦察部队分散在了周围方圆数十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一般的情况下,他们都不会直接参与战斗,只要发现了俄罗斯的军队出现,就会立即召唤在天上随时待命的攻击机对其进行轰炸。严重的时候,也会使用突击群自己的炮兵力量进行补充打击。而10多天来,炮兵部队只进行过两次炮击,而且时间都很短暂。少尉从来没有与俄罗斯士兵打过正面,如果连他都要投入战斗的话,恐怕这里也就守不住了。

    从内心来讲,少尉是非常感谢空军的。当他们还在新西伯利亚南面驻防的时候,但是战斗打得最为惨烈,少尉他们补给排被分配到了战地医院,协助军医抢救负伤的士兵。每天都会有很多士兵送来,虽然大部分的伤员都被成功的挽救了回来,但是很多人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而这些血淋淋的事情都预示着战争的残酷性。而现在,10多天来,突击群的医疗部队只接受了两名伤员,而且伤势还不算很重,其中一人是被自己人扔下的传感器炸弹炸伤的,因为他的敌我识别装置出现了问题,差点就回不来了。所以,少尉打内心里对空军是非常感激的,如果没有空军的援助,那么他们在这里守不久,而且付出的代价将非常巨大!

    11号的这天早上,轮到少尉值白班,他如同前几天一样,准时起床,洗脸漱口之后,去排里吃了早饭。因为补给充足,所以他们再也不需要吃没有多少味道的军用口粮了,基本上都可以吃上可口的热饭菜。吃了饭之后,少尉加入了每天必须的战备训练,虽然战事不算很激烈,但是作为战斗部队的成员,每天都需要进行训练!

    “紧急集合,紧急集合!”当少尉才准备投入体能训练的时候,营里的一名参谋就急匆匆的跑来让所有人紧急集合了。

    高立民在5分钟内穿好了作战服,并且拿起了分配给自己的那把自卫用的冲锋枪,而排里轮到休息的战士也在10分钟内做好了准备,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