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感觉做了介绍,“这还是一次小规模的战斗,在我们的电磁支援下进行的一场战斗,但是从我们的实际体会上来看,现在的探测手段存在着巨大的缺陷,我们只有1分钟的反应时间,而战机本身的探测系统给我们提供的反应时间不到10秒#轰然对我们来说,这点时间已经够做出攻击动作了,但是以后部队扩大了,飞行员的素质降低了怎么办?还有,如果战场上的环境出现了变化,双方的实力差距没有这么大的话,那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不敢想象,也许就是同样的一次小规模拦截行动,我们都会遭受惨痛的失败!当然,各位也已经应该知道了,有另外三架空天战机因为受到电磁爆的干扰与破坏,最终因为电子系统崩溃而导致战机坠毁,这些情况都不应该发生的。毛病只有一个,我们太过于依靠现在的电子系统了,而这套电子系统又过于脆弱。所以,才会出现这些问题,副队,你把这些情况都记录下来,反馈给设计所,让他们想办法解决,看来,我们这支部队仍然不够成熟,我们缺少的就是这种实战环境中的行动!”
副中队长立即记录下了这些东西,而另外三名参加了拦截行动的飞行员也纷纷表示同意。实际情况确实如此,这说明了天军本身仍然是非常脆弱的,还不具备有全面的实战能力。这次,出动了4个小队,架空天战机才拦截下了12枚导弹,而且还损失了3架战机!这个拦截效率,以及拦截的效费比确实是很不理想的。而中国一共也就4个空天战机中队,只有48架空天战机,如果不得到提高的话,这点力量在战争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甚至根本就无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接着,电脑的分析结果出来了,虽然这是已经量化了的一些数据,但是正好符合了上校的分析。在整套作战系统中,探测系统的落后与迟缓,让战机的拦截效率降低了至少45%,而拦截导弹本身的性能局限性,也使作战效率降低了30%左右,另外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即战机本身的导弹携带能力非常有限,仅仅4枚导弹确实非常不够用,而且战机缺乏导弹之外的第二种拦截手段,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当然,电脑对飞行员的评价是很高的,至少证明了上校他们没有犯下低级错误,所有动作都到位了,拦截行动的毛病是出在了武器系统上!
“好了,现在我们把这些总结报告递交给总司令吧,各位,等下该你们值勤了,谁也不知道俄罗斯会不会进行第二轮的导弹攻击,所以你们最好小心一点,避免错误的产生,现在我们能够在战争中发挥作用了,就不要浪费这个机会,好好的表现一下,天军的前途,已经担在我们的身上了!”
并没有如同上校所担心的一样,俄罗斯的战略导弹部队在进行了一轮攻击之后,发现效果非常不理想,而且中国还没有用出所有的天军实力,俄罗斯也摸不清中国在这方面到底有多强,毕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成立天军的国家,所以谁也不知道中国天军到底有多强的战斗力!当然,俄罗斯也在担心现在中国的态度。俄罗斯已经向扩大战争走出了一步,而中国虽然暂时还没有反应,但是这并不表示中国不会有所反应,同时也不表示中国不会做出更强烈的反击。所以,俄罗斯需要时间来判断中国的态度,也就没有再进一步的做出过激行动了!
就在天军执行拦截任务的时候,鲁毅也一直悬着半颗心。他对天军有信心,这个已经投资了数百亿资金,发展了十多年的军种如果连这种小的麻烦都无法应付的话,那就应该被解散了。但是,他不知道天军的拦截能够做到哪种程度。战场上的局势很明显,哪怕有一枚弹头顺利的落地,都将给俄罗斯军队打下一针兴奋剂,俄罗斯军队不但会拼命突围,而且还会发动更大规模的导弹袭击。到时候,天军能不能顶住,中央会不会决定以扩大战争的方式来打击俄罗斯,以及战役最终能不能达到目的都很难确定了。这些都是未知数,至少对鲁毅来说,这是考验他新战术思想的一个难题!
“鲁老,天军已经成功了,虽然损失了三架空天战机,但是拦截任务顺利完成,所有的导弹与弹头都被摧毁,没有对战场造成太大的影响,只有部分地区的军队因为处于磁暴区域,暂时失去了远距离通信能力,但是很快就将得到恢复,已经与部分军队取得联系了!”
鲁毅睁开了眼睛,看到小张正在旁边汇报情况,他点了点头,示意秘书坐下说话。“俄罗斯军队的情况怎么样,他们的第一次行动失败了,有准备下一轮的导弹攻击吗?”
“暂时还没有,我们的侦察卫星一直在监视俄罗斯的战略导弹部队,没有任何情况显示俄罗斯将进行新一轮的导弹攻击!”小张没有坐下来,而是去帮将军泡了一杯浓茶。“我们的技术人员也根据那枚爆炸了的弹头,判断出俄罗斯的那些导弹携带的只是威力增强型的电磁炸弹,这种弹头的成本肯定不低,应该是俄罗斯方面进行紧急改装而成的。而俄罗斯的电磁炸弹并不多,他们不可能有很大的储备,而在战后进行扩产的话,现在也赶不急了。所以,俄罗斯现在也大概没有更多的这类炸弹了,他们没有了下一轮攻击的本钱!”
“我们的情报人员在那边搜集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