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方面表现出来的,而从战术上来看,最明显的变化之有一点,即交战双方的战线已经变得非常模糊了,只要战争一爆发,那么交战双方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战场,特别是随着特种部队的大规模使用,战场已经不再受到任何地理条件的限制了!
这种战场的无限扩大对交战双方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其实,早在欧美的那场恐怖战争中,就已经能够发现,双方即使没有宣战,但是其交战区域几乎含盖了双方的所有空间与地面,并且采取了一切能够产生巨大破坏力的手段来打击对手!这就是现代战争在战术上的问题,只要能够打击对手,那么一切手段都是合法的。其实,这也是一种国家恐怖主义的泛滥,如果交战的双方不对破坏与打击目标做任何限制的话,就将把战争演变成为一场恐怖的大规模破坏行为。幸运的是,至少现在中俄双方都在刻守着人道主义原则,还没有对民用目标进行大规模的打击与破坏,因为双方都知道对方手中掌握着同样的破坏力量,也看到了现在欧美的情况,并不想让这种国家之间的军事冲突变成了针对平民的恐怖行为,这才使双方后方的平民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
战争打了快一个月了,54军在减员了20%的情况下,终于艰苦的拿下了新西伯利亚与托木斯克这两个重要的战略城市。虽然54军的减员比较严重,但是大部分的伤员都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而且新的单兵作战系统大大的降低了士兵的阵亡率,所以牺牲情况还不是很严重。在完成了这一步进攻作战之后,中国军队已经在该地区的作战中占据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地位,也就是说,俄罗斯在西伯利亚东部地区的50多万军队已经被完全包围了,其向西撤退的线路已经被切断了!
此时,南面的戈阿战役仍然在激烈进行中。已经被切断了退路的50多万俄罗斯军队已经成立困兽,在向南进攻的可能被彻底的毁灭了之后,这部分俄罗斯军队开始了想西的猛烈反扑,想要从54军的手里拿下新西伯利亚与托木斯克,打通西归的道路。也就是说,这场战役的性质已经发生了转变,俄罗斯军队放弃了向东增援的打算,已经承认了在远东与北蒙古战区的失败,他们已经开始收缩了。
可以说,54军的行动是非常关键的,正是在这里的胜利,最终奠定了中国在戈阿战役中的优势地位,迫使俄罗斯军队又进攻转为了突围,降低了南面与东面战线上的压力。而54军在完成了初步的战略进攻行动之后,已经由攻转守,在整条东部战线上建立起了稳固的防御,而在空军的支持只下,只有近3万人的54军必须要抵挡住50万俄罗斯军队的突围,同时还要抵御从西方来的俄罗斯救援部队的进攻!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虽然空降17军已经及时参战,开始加固54军的防线,并且利用自己的低空打击力量对俄罗斯军队进行了有效的打击,但是这条防线仍然是非常脆弱的。在该战场上空军的大部分力量已经被牵制在了这里,而担任防御的54军注定要接受一次血与火的洗礼!
在54军担任防御的同时,赶到了战场的20军与21军加入了对俄罗斯被围部队的歼灭作战中。这两支部队是作为战略预备队存在的,在整个作战计划中,他们的任务就是要歼灭被54军切割出来的俄罗斯军队,只是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只预计了会有20万,最多不超过35万的俄罗斯军队被包围,但是现在却一口气围住了50多万俄罗斯军队,同时俄罗斯空军的力量也已经得到了加强,要迅速的吃掉这些被围困的俄罗斯军队对这两个原本为轻型配置,后来临时得到加强的军来说,确实存在着不小的困难!
为了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歼灭作战,在蒙古战区作为战略预备队的24军也投入到了进攻行动中来,这支部队将从东面发动进攻。虽然24军的装备普遍要好一点,重装备要多很多,毕竟其原本就是一支重型部队。但是,24军本来是作为战略防御部队配置的,在计划之中,就考虑到了蒙古战区遭到俄罗斯军队突破的可能性,所以让这支重型部队来担任防御作战。因此,没有过多的考虑到24军的战略机动问题。而在24军向西进攻的方向上,却只有3处通道,而且这三处通道都还在俄罗斯军队的掌握之中,所以24军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仍然需要通过实战来检验!
当然,主要的打击力量仍然是空军,而不是陆军,陆军的任务就是将被围困在一起的俄罗斯军队切割成小块,以保证空军的轰炸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但是,54军与空降17军的防线是相当脆弱的,所以原本配属在这边的空中打击力量已经基本上用来加强54军与空降17军的防线了。而现在,要想在歼灭俄罗斯被围部队中使用更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就只能够从别的地区抽调空中力量来!最先到达战场的是成都地区的两个航空军,大约800多架攻击机在到达战场之后,就立即投入到了打击行动之中。另外,又预备役转为现役的三个航空军也在刚刚结束了适应性训练之后就投入到了战斗中来。集中起来的大概2000架左右的战机发挥了巨大的打击作用!
从整个战场上来看,西伯利亚战区虽然打得最为激烈,也是中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