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五篇 历史遗留 第二章 百万国土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族关系,民主是表面的,而真正的力量仍然来自家族。

    后来,兰巴特的父亲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政治家,他所治理的东戈壁剩轰然条件恶劣,生存环境糟糕,全省也就不到10万人,但是,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中,这里却依靠与中国的贸易,以及内蒙古同胞的帮助,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迅速的成为了蒙古最富裕的地区之一。那条连接到呼和浩特的铁路线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毫无疑问,兰巴特的父亲是成功的,而且是值得他骄傲的。正是他父亲的努力,才为儿子打下了现在的基础。当然,从政治倾向上来讲,兰巴特的父亲是一个坚定的亲华份子,他知道,如果失去了中国的帮助,蒙古人根本就走不出现在的困境,什么在21世纪初成为东亚地区的发达国家的那些妄言都是骗人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搞经济,蒙古人才能够过上好的生活。当然,兰巴特的父亲也是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份子,他不认为投靠中国是最终的选择,蒙古应该保持自己独立的地位,利用两个超级大国的力量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快自己的发展!

    有了两代人奠定的基础,兰巴特的政治生涯可以说是一帆风顺。18岁,他在国内上完了大学,拿到了政治学学士学位之后,就到了北京,在中国中央民族大学拿到了政治学与外交学的双硕士学位,接着,又只用了2年时间,就拿到了政治学的博士学位。可以说,兰巴特是相当聪明的一个人,他只用了4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别人至少需要7年的学业!22岁那年,他回到了父亲治理下的东戈壁省,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从一名议会议员到省长,再到中央议会议员,兰巴特只用了8年的时间,他不但继承父亲的事业,将东戈壁省建设成了蒙古第一个工业省,另外还将这里发展成了蒙古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并且依靠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为自己积累起了一大笔财富,其中包括政治财富!

    30岁那年,年轻的兰巴特遭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个挫折。当时中国与日本的关系日益紧张,随时都有爆发战争的可能,而中国也需要从蒙古进口更多的产品,但是中国却没有更多的精力来稳固自己在蒙古的地位,而随着俄罗斯经济的恢复,很快就从新燃起了对蒙古的野心。任何一个战略家都知道,蒙古就是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一道缓冲地带,谁控制了这里,都能够将自己的重兵集团放到对方的国门边上,相当于把刺刀都顶到了对方的胸膛上了。所以,俄罗斯在蒙古的势力重新燃烧了起来!

    在2045年的那次议会大选中,虽然兰巴特所在的东戈壁省没有倒戈,仍然坚定的支持他们这位在中央议会的代表,但是在蒙古北部的几个省中,所有的亲华派议员都落选了,大量的亲俄派议员上台,议会内的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亲俄派议员是数量一下超过了美欧派与亲华派议员的总和,成为了议会多数派!

    可以说,那2年,是兰巴特政治生涯最艰难的2年,他几乎没有任何的表现,而是把自己深深的埋藏了起来。但是,就是从这2年的表现上可以看出来,他绝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政治家,知道在危险的时刻保护自己,而不是进行贸然的反击!

    2年之后,议院半数改选,这次,因为中国在对日战场上的节节胜利,而俄罗斯为了拉近与中国的关系,也在蒙古问题上有所收敛了,这时候,兰巴特的亲华派,以及美欧派才有了喘息的机会,两派的议员有所增加,亲俄派不在能够单独的控制议会了。而这时候,兰巴特在政治上的才华,第一次完美无缺的展现了出来!

    虽然当时中国与欧美的关系是十分矛盾的,但是兰巴特知道,在蒙古国,最大的矛盾是亲俄派占了上风,而另外的两个政治派别都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必须要放弃以前的矛盾,必须要联合起来,才能够保护两个弱小派别的利益。作为亲华派的代表,兰巴特不但亲自去拜见了美欧派的领袖,而且成功的说服了那位顽固的老政客。最终,两个弱小的派别达成联合,占到了议会的多数席位,成功的保卫了他们的政治利益。当然,蒙古总统是亲俄派的,所以在那段时期,兰巴特他们并没有站到实际上的上风!

    第三次中日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已经可以腾出手来处理周遍的事情了。当然,这也得有个前后顺序,很不幸的是,中国当时并不是很重视蒙古问题,毕竟中俄关系还在蜜月期内,中国与俄罗斯都不想因为一个小小的蒙古问题而吵翻脸,那是非常不值得的事情。反而,中国与俄罗斯在蒙古的问题上还都有所退让,最后达成了协议,共同挟制欧美势力在蒙古的膨胀!

    超级大国的利益问题让兰巴特在忍受了一次痛苦的经历之后变得成熟起来了,往日的朋友,今天却成了敌人,而往日的敌人,现在却成了朋友。这是一个政治家必须要走过的成长途径。而兰巴特知道,那些以前合作的美欧派政治家的下场是非常悲惨的,在中俄的联合打击下,这些人能够善终的没有几个!

    短短的几年时间,欧美在蒙古的势力被一扫而空,那是黑色的5年,任何蒙古人都不愿意回忆的5年时间。至少有1000多名各级政治家被清洗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