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军官在2个月的时间内拿出一份能够让海军在未来发展中不出现重大错误的战略计划来,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对很多人来讲,这绝对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鲁毅的带领下,这变成了可能,最终计划不但拿了出来,而且还得到了好评,比起空军与陆军的相关发展计划,鲁毅他们的海军发展计划更为详细。而这也是这位著名的海军元帅第一次在战争之外的地方表现出自己的才能,以及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在这份计划着,着重强调的一点是海军的联合作战问题。战列舰在现代化技术的改进之下的复苏是从中国开始的,而中国也是第一个发展以对地支援为主,对海打击,以及舰队防空为辅的现代化战列舰的国家,更是第一个将战列舰投入到实际战斗中去的国家。所以,中国有着别的国家无法比拟的经验,更通过几次大的海上战争,充分的了解到了战列舰的长处与不足。因此,在鲁毅的这份海军报告中,最强调的一点,就是战列舰在海军中的地位。
整个观点是以未来战争的基调出发的,着重的一点就是海军的打击能力,特别是在未来战争中,海军的对地打击能力!而正是从这点出发,战列舰的地位得到了详细的说明。即,在未来的战争中,战列舰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激烈的前言海上战斗中,如果要支持地面部队行动,战列舰的作战效率,打击速度,打击能力,甚至在打击距离上,并不比航母差,而且作战的效费比更高。这是战列舰最大的优势。另外,从舰队防空,以及海战方面来看,战列舰首先是航母最重要的护卫,同时也是干扰与打击对方舰队的一种理想武器!
当然,海军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夺取制海权。毕竟,现在强大的海军不只中国一家,中国海军在未来的战争中,极有可能受到欧美海军的挑战,那么海军的首要任务就是夺取制海权,以及海洋上的制空权。而这就不是小规模局部战争中的那种执行对地支援的任务了!而从这个需求出发,战列舰存在着自己的巨大局限性,而海战的主力,仍然是海军航空兵,航母的作用,是战列舰永远无法取代的!而正是这点,严重的限制了战列舰在海军中的地位。
通过鲁毅的这份计划可以看出来,战列舰虽然是海军主力战舰,但是也只占有一个次要的地位,根本就没有能够超过与取代航母。虽然在未来可见的时间中,海军的主要任务是维护中国的全球利益,并且处理一些小规模的地区冲突,但是谁也无法保证,中国不会与欧美爆发大规模的海上战争。即使这些战争很有可能被限制在局部战争的范围之内,但是,仍然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来维护中国的利益,而且是一支全球性的,远洋性的海军来执行这样的作战任务。所以,海军的核心仍然是航母,战列舰只占了一个次要的地位,即在特殊的战场环境下,作为一种替代航母的战舰而存在!
当然,在鲁毅的这份计划中,通篇强调的只有一点,即保持战略进攻的力量,通过战略挟制来保证中国的海洋与全球利益!而这虽然与现在的国家政策有着一定的差别,但是这是一份长远的海军发展计划,迟早,中国会回到战略进攻这个思路上来,那么这份计划正好迎合了下一步的战略需要,具有很大的前瞻性!而这正是鲁毅聪明的地方,不与现在的海军高级将领争一时之长短,而是把目光放到了未来!
当然,在这份计划中,加强了海军航空兵的建设,甚至列出了在未来战争中应该具备的海军航空兵的素质与能力,详细到了对海军航空兵的装备都提出了要求。另外,还有海军潜艇兵力的发展问题。在对日战争中,海军做出最大贡献的不是航母,也不是战列舰,而是那些藏在大海深处的潜艇。从战绩上来看,潜艇击沉的日本舰船数量占到了海军的65%,另外,还承担起了对日本的前期封锁任务,严重的打击了日本的战略生产力。而结合未来的需要,特别是中国在全球的利益需要,潜艇兵力不但不应该比战前削弱,而且还要加强。按照鲁毅的计划,在未来,攻击型核潜艇的数量要扩充到96艘的水平,而为了保证国家的战略安全,战略核潜艇的数量也应该增加到24艘,以满足同时对欧洲与美国发动饱和战略打击!
这份计划是相当庞大的,最终整整用掉了2500多页开纸来记载。当然,其中的很多分析都是专业人员的事情。而当这份计划提交上去的时候,鲁毅才松了口气,因为根据他的了解,空军与陆军的计划都没有这么复杂。这从一个方面反应出了鲁毅他们工作的细致程度,而从另外一个方面也明确的表示出,在未来的可预见期间内,海军将是三大军种的核心内容。当然,鲁毅的这份计划也有一点忽略,就是海军陆战队的建设。而后来海军部战队的部分是在授衔之后,根据中央的要求才补充进去的,这才形成了一份完善的海军未来发展计划!
授衔仪式的那一天,鲁毅显得很是庄重,他知道,自己将成为中国解放军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将。当年,周国辉是在41岁才领到上将军衔的,而鲁毅将在37岁就成为上将!而当天宣布的新晋升将领名单也没有超出鲁毅的想象,张大鹏果然晋升为了中将,同时成为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