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一篇 战略反攻 第十五章 危机暗藏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所以,对林娜能够坐上今天的位置,王一林是一点都没有准备的。而现在看来,这位在外交场上为国家争取到了大量利益的外交女强人,在对待国内问题上,照样是不折不扣的铁碗,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我们很清楚现在的情况!”周国辉正了正身体,虽然已经快70岁了,但是老将军的身板仍然那么的硬朗,“但是不管怎么样,军队的根基是坚实的,如果做得太过分的话,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所以,我们建议严格控制这次事件的规模,将影响降低到最小!”

    “其实,林主席做的事情,我们并不反对!”看到林娜又要辩解,王一林这次坐不住了,“虽然我们已经退休了,但是对现在的国内国际形势仍然非常的关注。军队中出现了一些新思想,这是在现在这个环境下不可避免的事情。而我们要做的,一方面是控制有害思想的蔓延与传播,将影响范围控制在最小程度上。而另外一方面,就是对部分已经被这些新思想影响到的军官进行教育,引导他们走上真确的道路,而并不是一味的打压,也并不是一味的排挤。他们也是中国人,虽然在思想上有分歧,但是他们也是为着国家,为着民族在考虑。所以,他们并没有卖国,也没有出卖自己的民族,而他们缺乏的只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所以,我们只能够引导,而不能镇压!”

    王一林的话,就比周国辉的话要委婉得多了,而且其中表现出来的政治远见连林娜都不得不从内心感到佩服。但是,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林娜在很多时候,都不会怎么考虑自身的得失,而是将国家民族利益放到了最前面。王一林的话有道理,但是并不代表着完全行得通!这就是现在问题的结症!

    想了好久,林娜才抬起了头来:“王老,周老,你们的意思我非常清楚,但是眼前的情况,也不是由我们的讨论就能够得出结论的。不管怎么样,我们现在必须要制止这种思维的蔓延,必须要改正某些同志的错误认识。当然,我也向你们保证,将尽量的把波及范围控制到最小,尽量不影响国家与军队的正常秩序!”

    话说到这个地步上,两个老头也知道这位强硬的国家元首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让步,而且这个让步对他们两人来说已经足够了。不管怎么样,现在战争还在进行,最后的胜利并没有到来。即使战争已经胜利了,新中国的这条长征之路还远没有看到尽头,所以,国家的稳定,军队的稳定永远在第一位!因此,两位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感到无比的担心,此时,连王一林都不清楚,自己当年主张的改革,到底还行得通吗?

    就在王一林,周国辉找林娜说出自己的看法一周之后,一场静悄悄的暴风雨在中国解放军内部开始了。虽然,最终林娜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尽量控制了这场暴风雨的规模,但是最终,仍然不可避免的波及到了军队之外。自20世纪80年代末的那场政治风暴之后,新一场的政治风暴开始了!

    后世,对这次政治风暴的记录并不多,寥寥数笔,但是却大大概的内容介绍得很清楚。问题的起因是军队内部的一种新思维的出现,即军队应该是国家的军队,而不是共产党的军队。当然,这种思想是严重错误与极端的,对此,中国政府采取了迅速的,而且强硬的措施,制止了这种思想在军队内部的蔓延,并且根据现实情况,对一批军官做了处理,同时,开始了新一轮的军内党风建设。

    在中国的史料中有一点没有提到,就是关于这次政治风潮的影响,而这点,在美国与欧洲关于中国历史的记载中,却写得非常分明。虽然,这中间大部分的东西并不可信,但是作为一种史料,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得到一点什么东西!

    这次风波前后经历了半年,就是在中国积极准备对日本发动最后一战的这半年之中,中央政府通过铁碗手段,迅速的清除了在军队中的不良思想,把军队的控制权牢牢的掌握在了政府的手中。整个期间,至少有2500名校级以上的军官与将领受到审查,最终有120人被定罪,其中不少人遭到关押与流放。另外,在政府内部,也清查出了至少1000多人持这种观点的人,结果不言而寓。

    在美国的记载中,对这些持不同政见者的下场描写得非常清楚,也可以说是非常的悲惨。但是,需要置疑一点的是,这件事情,从始至终,都处于绝对保密状态下,连中国的高层领导人都不大清楚,美国又是通过什么办法来获得这方面的情报的呢?而且,在当时的那种敌对情况之下,美国的言论可信吗?要知道,中国为了对付美国,照样会使用打击对方政府的办法,以降低对方政府的领导能力,那么美国的这些话,难道就没有别的企图吗?

    不管怎么样,这场风波最后被有效的控制住了,也许,这是中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小的一次政治动荡。而关于这次动荡的好处,在后面的战争中,表现得非常的清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