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日本开始沿济州岛南部海岸线,向城山浦推进,争取在短时间内夺取这座海港城市,为登陆部队找到更好的补给基地。但是,中朝军队至少在通往城山浦的道路上设置了5道防御阵地,同时重点加强了炮兵与反装甲力量。而部署在济州与朝天里的中朝炮兵也组织起了有效的阻拦炮击。
在进攻城山浦的作战行动中受到阻挡之后,日本改变了进攻策略。一方面,着重加强临时码头的装卸能力,增强后勤补给能力,同时将更多的重型装备送到登陆部队手中。另外一方面,开始向济州岛西部地区进攻,争取先攻占济州岛西部地区,建立一个稳固的登陆场,再谋求下一步的发展!
虽然济州岛西部地区都比较荒芜,并不是济州岛的中心地带,但是在这一段海岸线上,有数个小型的渔港,能够为500吨左右的舰艇提供支援。而只要经过一定的扩建有补充,就能够接纳1000吨左右运输舰了。所以,只要日本控制了济州岛西部地区的港口,照样能够达到其目的!但是,中朝军队在这一地区的兵力部署并不充足,而且增援难度很大,主要是济州岛中部的汉拿山及其附近的山地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到25日左右,日本已经控制了济州岛西南部地区的几个小港口,并且将战线推进到了汉拿山附近一线。到5月2日,日本基本上扫清了济州岛西南部地区的抵抗力量。但是,这也是日本能够走得最远的地方了。
济州岛中部的汉拿山海拔近2000米,是济州岛上最高的山峰,同时,在汉拿山附近,还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御屏障,即由西北向东南方向上的一道平均高度500米左右的山脉。虽然,以前,前韩以及朝鲜都在这道山脉上修建几条公路,但是在战争时期,这些公路自然遭到了完全的破坏!
此时,中朝军队已经在汉拿山脉南北两端部署了大量的防御兵力。同时,加强了岛上防御部队的火力配置。而日本还需要在朝鲜半岛上展开战略进攻,自然难以将更大的力量送到济州岛战场上来了。这就直接导致双方的攻防达到平衡状态。
直到战争结束,日本都没有越过汉拿山脉一线,只是控制了济州岛西南部地区,大概占济州岛1/3的面积。而在后面的战争中,虽然日本数次发动进攻,想完全控制济州岛,但是在中朝军队的打击下,日本的进攻都无功而返。当然,中朝军队也数次组织反击行动,但是因为通道太窄,而且日本方面也重点加强了防御力量,自然也没有收到多大的效果!
虽然双方的地面部队停止了进攻行动,但是双方的炮兵之间的战斗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几乎每天都要炮战好几次,到后来,双方之间的炮战甚至形成了一定的规律与规模。到战争结束的时候,双方发射的炮弹超过了10万吨,几乎将济州岛的高度削底了2米!而死在双方炮战中的人员数量更是达到了5500人左右。可以说,当时,驻守济州岛的中日军队是这场战争中遭受精神折磨最严重的士兵了,甚至连睡觉的时候都要睁着一只眼睛,以防止突然到来的炮击!
虽然,日本最终并没有完全攻占济州岛,但是日本发动这次战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因为随着日本控制了济州岛西南部地区,中国在济州岛上的空军基本上失去了威胁日本本土的能力,到最后,中国甚至将济州岛上的空军都撤了出来,因为在双方激烈的炮战中,空军基地根本就无法正常运转!
当然,随着日本攻占了济州岛西南部地区,中国也发现了在济州岛上对抗日本的新办法,就是借助济州岛上的坚固地形,修建地下防御工事,加强阵地防御力量。而借助大量的地下工事,可以使用更少的兵力抵抗日本的威胁了!
所以,中国一方面派遣工程兵修建地下防御工事,另外一方面,也开始有秩序的将岛上的防御部队抽调出去。到最终,中国只在济州岛上只部署了25000人的地面防御部队,而到战争结束的时候,才将部队的数量增加到了5万左右,当然这时候,中国已经开始着手最终的反攻行动了。但是,中国在济州岛上修建的地下坑道防御工事却极为强大,战后统计,在战争期间,中国的工程兵至少修建了550公里长的地下坑道,同时还有2000多个兵力驻扎点,2万多个火力点。而其中,至少80%的坑道系统是在前半年之内完成的。而在战争结束之后,济州岛上的地下坑道系统成为了新的旅游景点!
当然,不管怎么说,中国在济州岛上的防御行动其实上是失败了。因为济州岛上空军失去了威胁日本本土的能力,所有对日本本土的攻击行动都落到了战略空军以及二炮部队承担了。同时,因为日本九州岛受到的威胁严重降低,日本的舰船生产能力大为提高,在很大的程度上,日本的战争实力增长了不少!
随着日本战争实力的增加,日本能够将更多的力量用到朝鲜半岛战场上去了。在日本停止了济州岛方向上的进攻行动之后,基本上已经消除了朝鲜方向侧翼的威胁,所以立即加强了朝鲜半岛上的兵力,重点解决朝鲜问题了!
从表面上看起来,日本这次是胜利了,不但解除了战术上的麻烦,同时也在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