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篇 战略僵持 第七章 济州之痒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中日战争爆发的时候,济州岛成为了中国在黄海前沿阵地上最重要的基地了!

    就凭中国在济州岛上这么巨大的投入,也绝不容许其落入日本手中。在日本计划攻占济州岛的时候,中国立即加强了对济州岛的军事支持,特别是出动海军舰队,对登陆日本军队进行了猛烈的打击,而海军运输舰队也为济州岛送去了源源不断的物资与军队。

    在完成了与朝鲜方面的协调工作之后,朝鲜军队的主要作战区域是在朝鲜半岛上,而中国军队只是在朝鲜半岛上的辅助支援力量。而在济州岛上,情况就反了过来,中国军队绝对是防御的主力部队。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朝鲜海军不够强大,无法为这种岛屿作战提供有力的支持!

    日本进攻济州岛的行动在3月下旬的时候中断了一段时间,这主要是日本方面需要时间调整兵力部署,重新组织对济州岛的进攻行动。而趁着这段间隙时间,中国开始增强对济州岛的援助力量,同时中国海军也做了相关方面的调动,将主力舰队布置到了济州岛西北面450公里的海面上,重点加强对济州岛的掩护与支援力量。而战列舰舰队甚至前进到了距离济州岛只有250公里的海面上,开始重点打击日本九州岛上的空军基地,并且着重威胁日本舰队,防备日本舰队的突击行动!

    可以说,日本要攻占济州岛,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中国海军舰队,如果一直在中国舰队的威胁下作战,就算日本投入100万地面部队,都无法取得战争的胜利!另外,就是要封锁通往济州岛的海上通道,如果中国一直对济州岛提供支持的话,那么日本就要承受更大的牺牲。为了达到迅速攻占济州岛的目的,日本也针对这两个问题做了相关的调动部署。

    首先,日本舰队开始接近济州岛,由四艘战列舰组成的打击舰队开始朝中国战列舰舰队发出了挑战,主要的目的是要减轻九州岛空军基地受到的压力,同时分散中国舰队的打击力量,以摧毁中国战列舰舰队为最终目的!

    其次,日本潜艇全面出动,封锁济州岛周围海域,重点打击中国的运输舰队。这可是日本潜艇现在最主要的作战任务,进行海上封锁,掐断中国的脖子。日本潜艇不但在印度洋上这么做,在南中国海上这么做,同时也开始在这里行动了。而为了加强对济州岛的封锁力量,日本甚至抽调了印度洋的潜艇部队前来参加对济州岛的封锁行动!

    3月28日,中日战列舰部队终于在黄海上发生了正面战斗。中国的三艘战列舰在4艘巡洋舰,以及最新式的5艘反潜驱逐舰的支持下,与日本的4艘战列舰,5艘巡洋舰之间展开了一次激烈的炮战。

    在这三艘战列舰中,有一艘是改进的“色林错”级战列舰,是中国现在最先进的战列舰!而日本的四艘战列舰都是参加过前面战斗的老实战列舰。双方的战斗从清晨持续到了黄昏,最后都因为主炮身管达到了寿命极限,而撤出战斗!

    因为在这场海战中,双方的空中力量都难以发挥作用,所以战斗主要在双方的战列舰,以及抵近的巡洋舰之间展开。最终,中国“青海湖”号战列舰因为三座主炮都受到了严重损毁,而退出战斗,另外两艘战列舰也因为受到了一定的损失,不得不在海上进行2天的修理。日本方面的损失要稍微大一点,其“日向”号战列舰因为主机舱挨了一发炮弹,虽然没有威胁到聚变动力系统,但是能源转换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战列舰已经无法自主航行,最终由一艘大吨位拖船将其拖会长崎港进行维修。而另外三艘战列舰也遭到了不同程度是创伤,虽然没有威胁到生存,但是日本并没有大型海上修理舰,无法在海上为这三艘战列舰提供修理服务,必须返回港口维修!

    可以说,双方这一战,让其最主要的支援力量都抵消了。而这相对来讲,对日本更为有利。中国此时支援济州岛作战的只有海军舰队,而战列舰舰队是最主要的支援力量,航母因为要争夺济州岛的制空权,所以无法提供多少打击力量。而本土空军又将主要的力量用到了朝鲜半岛上,难以在济州岛方向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而日本空军则能够借助九州岛上的空军基地,全面出击,打击济州岛上的军事目标。而日本航母舰队一直在为济州岛上的登陆部队提供支援!

    为了削弱日本在济州岛上方面的进攻力量,在战列舰舰队恢复作战能力之前,中国战略空军重点轰炸了九州岛上的日本空军基地,甚至两次对日本舰队发动了攻击。但是,为了保证战略轰炸机的安全,所使用的都是远程巡航导弹,打击效果并不理想。到最后,隶属于陆军的二炮部队甚至开始使用中程弹道导弹打击日本在九州岛上的重要军事目标。但是,日本的地面反导能力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削弱,特别是那些依靠无源雷达控制的反导导弹根本就没有被摧毁多少,这些中程弹道导弹的打击效果更不理想!

    其实,这些问题中国方面早就考虑到了,而对济州岛防御部队威胁最大的并不是日本空军以及海军航空兵,因为日本的这些空中力量一直在对地打击方面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只有日本海军的战列舰能够威胁到中国在济州岛上的部队。所以,在日本战列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