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篇 战略僵持 第五章 争夺关岛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该侦察卫星是第一代同步轨道侦察卫星,也是未来侦察卫星的雏形。而中国就将该卫星定位在了东经140度的赤道上空,主要的任务就是监视西太平洋地区!

    以往的军事卫星,包括侦察卫星在内,都是低轨道卫星,运行在地球上空300到600公里的近地空间中。所以,需要由一个卫星群来支撑起整个系统。当然,这主要是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特别是侦察卫星,因为受到侦察设备分辨率的限制,所以无法在高轨道上运行。

    到2040年左右,中美欧等大国基本上都解决了侦察手段方面的问题,开始研制高轨道,甚至是同步轨道侦察卫星。这带来的好处是相当明显的,运行在同步轨道上的侦察卫星不容易受到攻击,同时能够固定对某地区进行长期的,不间断的监视与侦察,提供实时的侦察情报。当然,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同步轨道卫星都运行在赤道上空,所以对高纬度地区的侦察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同步轨道侦察卫星系统还需要由高轨道卫星侦察系统来辅助与补充!

    因为中国重新开始部署侦察卫星系统,恢复了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侦察能力,日本海军舰队的活动已经无法逃过中国的监视了。当然,战略侦察空军的压力也减轻了不少,至少那些战略侦察机不再需要费力,冒险的去侦察日本舰队的活动了。

    正因为中国及时的恢复了战略卫星侦察能力,所以中国及时的发现了日本舰队开始在硫黄岛集中(因为遭到封锁,中国没有在关岛上部署战略侦察机,当然,在关岛上部署战略侦察机,本身也不太安全),并且立即判断出了日本即将向关岛发动进攻,很快,中国海军与空军就开始行动了!

    中国舰队在留下一支航母舰队继续在泰国湾行动,以掩护马来半岛上的防御作战,并且打击日本在巴淡岛等岛屿上的空军力量之外,另外的战舰已经开始沿着越南沿海北上。于12日到达了榆林港,准备在这里接受了补给之后前往东海地区,发动对琉球群岛的轰炸行动。

    11日,中国战略空军组织了最大规模的一次战略轰炸行动,重点打击了日本本州岛南部的造船厂,同时,从朝鲜半岛以及济州岛上起飞的战术攻击机打击了九州岛上的工业基地。

    可以看出来,中国海空军是要牵制住日本的空中力量,至少不能让日本向关岛方向上投入更多的兵力了,这是在掩护关岛。当然,这种行动的成效并不是很大,因为日本已经在这些地区部署了强大的防御力量。

    10日,关岛守军进入全面警备状态,地面部队开始加强防御工事,防空部队也将防空装备隐蔽了起来。而空军则从塞班岛上的基地出发,开始全面监视北面的空域。因为侦察卫星只能够确定日本舰队的方位,而无法侦察到日本战斗机!为了保存关岛守军的力量,同时将战争拖延下去,阿根廷舰队开始南下,撤退到了关岛南面450公里的海面上,也就是到了日本舰队攻击机的打击范围之外,然后出动战斗机,为关岛提供空中掩护!

    14日,日本舰队到达了距离关岛550公里的海面,一方面派出攻击机轰炸塞班岛,提尼安岛以及关岛上的军事目标,另外一方面,参战的4艘战列舰,也开始对这三个部署了中阿军队的岛屿开始了炮击行动。而日本舰队的防空任务由从硫黄岛与小莅原群岛空军基地起飞的战斗机负责。

    日本首先要拿下的是塞班岛。这是马里亚娜群岛三大岛屿中最北面的一个,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岛屿。中国在这座岛上修建了一个能够容纳50架战斗机的空军基地,另外还部署了5000人的地面部队。因为塞班岛是火山岛,全岛地型结构复杂,岩石多为花岗岩。因此,中国在这上面修建了数量众多的地下防御工事,能够抵御日本攻击机携带的炸弹攻击!

    轰炸进行了一天,虽然舰队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威胁,因为中国的攻击机并没有进行猛烈的反击。但是,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日本的侦察机才发现,虽然岛上重要的地面目标都被摧毁,整个空军基地都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但是,众多的地下设施根本就没有遭到破坏,特别是地面部队受到的打击并不大,大多数火炮都保存了下来。

    次日,日本方面加强了战列舰的作战负担,并且派遣直升机将特种部队送上了塞班岛,通过特种部队与侦察机的引导,开始逐个清除塞班岛上的地下坚固目标!

    这天,中国在关岛上空军发动了一次全面反击,而打击重点就是对防御部队威胁最大的日本战列舰!150架作战飞机倾巢而出,其中120架承担攻击任务。虽然中国空军的反击非常猛烈,但是关岛空军并没有先进的反舰导弹,无法对日本战列舰构成多大的威胁,激烈的空战下来,只有两艘战列舰受到了一定的损害,其中“武藏”号的b炮塔受到严重损毁,失去了作战能力,而“伊势”号战列舰的火控指挥系统也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只能够由别的战列舰提供射击参数。但是,中国的攻击机损失也非常惨重,至少有38架攻击机以及7架护航战斗机被击落!

    因为攻击机损失惨重,而且没有有效的手段打击日本战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