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这次海战之后,很多战舰都需要维护,特别是战舰上的电子设备,都需要时间来维护。另外,战舰上的官兵也需要时间休息。但是,现在日本明显将在南面开展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行动,所以舰队必须要出海,必须要去南海作战。同时,随着日本控制了东南亚地区的岛屿之后,南中国海已经不再安全了,如果出动的舰队规模小了的话,极容易遭到日本空军的打击,因此,中国必须要将主力舰队调往南中国海。这点,也是由马来半岛的重要战略地位确定了的,如果再丢掉马来半岛,失去了克拉运河的话,中国就将失去进入印度洋的通道,同时也失去最重要的石油来源!
其次,空军的压力也绝对不小,甚至比海军还要大!现在,总参谋部对日本第二轮战略轰炸的计划已经制订了出来,虽然战略轰炸机的数量已经扩充到了220架左右,但是至少要使用近200架战略轰炸机,对日本发动持续不断的战略轰炸,才能够达到总参谋部制订的,在1年之内,挟制住日本战略生产的目标。另外,战术空军也必须从朝鲜半岛,以及济州岛上出发,对日本西南部地区进行轰炸,才能够控制日本的工业生产速度。同时,战术空军还要负责本土的防空作战任务,负责在中南半岛上的防御作战任务。这些,都需要空军投入巨大的力量来完成,而现在,空军仅仅能够向中南半岛上增派250架作战飞机,这已经是空军出动力量的极限了!
最后,就是陆军兵力上的问题了。虽然确定日本有超过80%的可能将先在马来半岛登陆,因为日本的登陆舰队正在向这个方向集结。但是,日本也有可能利用民间船只,在朝鲜半岛上展开登陆行动的可能性。为此,陆军必须要在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上保留现在的兵力,这这正是中国陆军的主力,5个主力军中,至少有3个部署在了这一地区。另外,就是陆军的动员才开始,在恢复了义务兵役制之后,陆军的扩充是最迅速的,但是陆军部队的素质问题也是最严重的,第一批扩充的50万部队至少还需要训练一个月,才能够达到战争需要的素质水平。而现在,虽然已经分三批扩充了至少200万兵力,但是,这200万兵力至少需要到2046年初,才能够让第一批部队上战场,不然送上去也是送死#葫以,陆军只能够从国内二线部队中抽调兵力加强中南半岛上的防御力量,而这,最多只能够提供10万部队,勉强能够达到防御作战的需要!
可以看出来,中国在决定死守马来半岛的时候,困难是非常巨大的,优势并不在中国这一边,但是现实情况,却必须要守住马来半岛,不然,这场战争就将非常危险了!
中国主力舰队离开青岛港之后,日本立即知道中国正在向南方加强兵力,阻止其在马来半岛上的登陆作战行动。而此时,日本军部又为了到底是先登陆朝鲜半岛,还是先登陆马来半岛的行动发生了争执。
以当时日本军部主要将领的思想来看,此时,日本在战场上已经不占多少优势了,如果不是控制了冲绳群岛,恐怕中国海军的主力舰队早已经冲出了东海,进入广袤的西太平洋地区了。而且,日本一直对在陆地上挑战中国存在着忌讳,因为中日之间的几场战争中,日本就从来没有在地面上战胜过中国#葫以,当日本发现中国正在向中南半岛上增兵的时候,就显得很犹豫了,到底要不要先在中南半岛上登陆呢?
最后,日本做出了决定,还是按照计划在马来半岛上登陆,因为,中国部署在东北与朝鲜半岛上的兵力至少有20万左右,这里的战斗难度更大,而且靠近中国的核心地区,很容易获得支持。当然,第二次朝鲜战争的惨败,也在日本人心里留下的阴影也起到了一些作用!
正是日本人犹豫的这几天,耽误了宝贵的时间,对现代化战争来讲,时间就是一切,谁把握了机会,那么胜利就归于谁!当然,日本这种在大战面前犹豫不决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
11月25日,在海南岛的榆林完成了补给的舰队离开了港口,沿着越南沿海向南驶去。同时,中国空军开始了对吕宋岛,巴拉望岛等岛屿上日本空军基地的轰炸行动,以掩护舰队南下。
同日,日本登陆舰队的主力进入了爪哇海,开始接受爪哇岛上的登陆部队,同时,由2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以及数艘驱逐舰组成的支援舰队到达了邦加岛附近,参加了对新加坡的炮击行动。
为了配合海军的行动,日本在巴淡岛上的陆军炮兵部队,以及驻苏门答腊岛的空军与远程炮兵也加入到了对新加坡的袭击行动。原本计划参加轰炸行动的,加里曼丹岛上的日本空军部队因为受到了中国舰队与空军的威胁,以及西加里曼丹华人共和国空军与防空部队的阻挠,没有参加这次的行动。
为了保证登陆行动的成功,日本集结了至少80%的登陆舰艇,准备一次性将一个半师团送上海滩,并且准备了至少2个后备师团,以扩大登陆作战的战果。但是,直到日本开始准备登陆行动的前夕,中国的情报部门都没有搞到日本登陆地点的具体情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并没有立即开始部署行动。
11月27日,中国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