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九篇 战略防御 第二章 全面战争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毕竟中国的战略核武器还是有着强大的打击能力的,美国不能保证在中国发动全面毁灭性战争的时候逃过中国的打击,所以自然不敢做得太过分了!

    美国一方面谴责日本的偷袭行动,特别是对别国的战略武器系统进行偷袭带来的严重后果,另外一方面美国也在稳定中国的情绪,毕竟引发一场世界大战的话,那可不是件好玩的事,就算中国将核武器都投到日本去,都将引起一场全球性的灾难!当然,美国仍然保持中立立场,很明显,美国是不想介入这场战争的,这对美国没有任何好处!

    美国的中立是很有限的,是局部性的。美国非常清楚,日本现在绝对不是中国的对手,就算是日本倾尽全国之力,与中国作战都没有多少胜出的希望,甚至不会让中国发挥全力作战。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战争打下去,日本失败的可能性超过了80%,所以,美国就必然会向日本提供援助,即使不希望日本获胜,也要拖垮中国,尽量消耗掉中国的力量!

    在美国保持中立态度的同时,并没有切断对日本的战略物资供应,甚至加强了向日本输出石油,铁矿石这两种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很明显,美国已经在用自己的力量协助日本作战了。而这一来,日本的战争实力自然增加了不少。当然,美国对日本提供的帮助也是很有限的,因为他并不想因此与中国爆发一场全面战争,不想激怒正在火头上的中国!

    与美国的态度不一样,欧洲对日本的支持就有力了很多!

    其实,从欧洲内心来讲,日本在这个时候发动对中国的全面战争,也超过了他们的预料。在2030年之后,欧洲与日本的关系就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最主要的是日本对全球资源掠夺性的开采行动,在很大的程度上破坏了欧洲与日本的关系,特别是让欧洲人对日本产生了强烈的反感,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了刚刚统一的欧洲政府!正是这种微妙的变化,让欧洲与日本的关系中出现了不和谐的部分!

    到战争爆发的时候,虽然欧洲仍然保持着与日本的良好关系,希望借助日本的力量在西太平洋地区牵制中国与美国,甚至对俄罗斯构成威胁,减轻欧洲受到的压力。但是,在很大的程度上,欧洲已经不再向日本提供最先进的军事技术了,包括军用型聚变反应堆技术,先进的材料技术,以及在设计生产大型战舰,先进战机方面,欧洲对日本提供的支持已经非常少了。另外,欧洲在日本的投资也在逐步减少,这最主要是日本的军国主义份子不希望有别的国家来控制日本,自然对欧洲的投资带有很大的戒心了!

    不管怎么样,现在欧洲仍然是日本最重要的盟友。与美国的心态一样,欧洲也希望日本发动的这场战争能够严重的削弱中国的实力,挟制中国的全球扩张行动,减少自己的压力。只是,欧洲这次将美国也算了进去,因为欧洲与美国在大西洋上的矛盾已经非常大了。而随着战争的爆发,美国已经向太平洋地区抽调了2支航母舰队,加强在中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实力,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减轻了欧洲在大西洋上的压力。

    当然,欧洲的表面态度仍然是中立的,中国至少有1/3的战略核武器是瞄准了欧洲目标的,如果让中国感受到没有胜利的希望,那带来的绝对是全球的毁灭,没有人能够获得好处。只是,比美国作的过分的是,在欧洲驶向日本的商船队中,都有欧洲的护航战舰,以确保不会受到中国的攻击,当然这只是象征性的护航战舰,而并不是与中国海军作战的护航战舰!

    中日之间的决战是无法避免的,在2008年与2023年,中国与日本之间就差点爆发全面战争,但是最后都避免了全面战争的爆发,因为当时国际干预力量还非常强大,而且中国与日本要么没有完全战胜对手的力量,要么就会因为全面战争付出太大的代价,而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但是,走到2045年时,战争已经无可避免的爆发了!

    一个超级大国与一个实力相差不大的大国之间的战争绝对不可能是一场有限的局部战争,特别是当日本被军国主义份子控制,而且各超级大国都有着为数众多的结盟国家之后,这场战争就更不可能是一场有限的局部战争了!这点,从战争爆发之后全世界的反应中就能够明显的看出来!

    几乎所有国家都选择了三个立场,要么全面支持中国,要么表示中立态度,要么就是在暗中支持日本。当然,从国际形势上看来,日本因为发动的是侵略战争,而且因此差点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毁灭性战争,所以日本显得势单力薄,没有多少国家的支持。从这一点就足够看出中国已经稳操胜券了。但是,在战争爆发之后,中国就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所以中国要想在战场上建立优势,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如同二战时一样,即使美国的国力再强大,要想在战场上占据优势,也需要时间来积累自己的战争力量!

    从现在看来,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支持,现在需要的就是时间,拖住日本进攻的步伐,减少自己的损失,同时借机打击日本,用空间换取时间,最后通过国家的总体实力来战胜日本,这才是最正确,也是唯一能够带来胜利的战争方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