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可能的,既然不能追赶,那就要让大家都变成瞎子,这样也算是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来吧#葫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奇拉维只能使用上全频段干扰的办法,非常幸运的是,正好印度研制出来的第一套全频段干扰系统送到了部队中来,也正好被奇拉维利用上了。
在前面这十多个小时的进攻之中,奇拉维指挥的战斗可以说是有声有色,虽然是突然进攻,打了志愿军一个措手不及,但是从整个战场上来看,印度方面还是占有优势的,即使没有多少空中支援,凭借兵力上的巨大优势,奇拉维仍然有信心将被围困的志愿军给吃掉。但是,让他想不到的是,中国志愿军竟然这般迅速的摧毁掉了他的全频段干扰系统,让优势在瞬间就从他的手中消失了!
同时,奇拉维还收到了中国志愿军的39军开始在全战线上开始突击了。很显然,这是中国用来营救他那些被围困的部队的兵力。而此时,虽然印度在前线仍然保持着20万的兵力,但是这些都基本上是二线部队,根本无法与中国的王牌军抗衡,更别说阻挡39军的进攻了。只要39军能够将主要的突击部队集中起来使用,在战线上形成突破重点的话,那么很快就能够突破印度前线的防御阵地!而非常不幸的是,39军正是这么做的,虽然整条战线上都在进攻,但是重点已经显现了出来,39军的目的正是要拦截住正在向东北方向前进的第一集团军的左翼部队!
此时,奇拉维很自然的产生了退缩的想法。现在,对中国第20军的合围还没有最后完成,中间还有一道大约20公里宽的口子。而中国的这支部队已经开始收缩了,而要歼灭一个中国军,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在对付21军的战场上,虽然21军的兵力基本上都被分成了营一级的规模,但是这些中国军队得到了空中力量的支持,而要迅速的完成扫荡工作,也不那么的现实。现在,39军已经开始行动了,被围的部队肯定也将有所行动,所以,这次的歼灭战,其实已经出现了失败的迹象。而在这一情况下,作为第一集团军的司令官,奇拉维很清楚,他的反击行动已经结束了,现在为了保存实力,他必须要撤下来。但是,就在他开始准备撤退工作的时候,却收到了一份来自国内最高指挥部的命令,让他不管用什么办法,至少要歼灭一个中国军!这份命令的口吻是很坚决的,看来,奇拉维的转圜余地并不多!
迫不得已,奇拉维只有硬着头皮上了。为了能够迅速的达到歼灭一个中国军的目的,就必须要集中兵力,在两之中国志愿军中选择一个目标。很自然的,奇拉维的目光落到了20的身上,因为比起对21军的扫荡来讲,对付20军这个还没有被分散的,补给已经出现问题的中国军,似乎要容易一点!很快,奇拉维就对前线的部队重新做出了部署来。
首先,两支进行合围行动的坦克师加强了突击力度,另外还有2个装甲师加入了近来,争取迅速的将包围圈合上。而原先负责对21军进行扫荡的2个机械化军也被调动到了包围圈的外围,一个军充当起了战略预备队,另外一个军则准备加入到了对20军的最后突击作战中来。而在最外围的印度二线部队也开始收缩,准备以空间来换取时间,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奇拉维还是有信心用优势兵力来消灭20军的,只是,这要付出的代价绝对不轻!
但是,奇拉维在这个时候进行这些调动,会有多少用吗?也许,他期盼着能够在战场上歼灭一支中国军队,这对提高印度军队的士气有着巨大的帮助,不管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印度都需要这样一次胜利来鼓舞大家的战斗意志。但是,实际情况会如同他所预计的那样吗?而中国军队又有那么好对付吗?
在印度这边紧锣密鼓的准备着打一场大规模的包围歼灭战的同时,20军也在进行着紧张的自救工作。
首先突围出去的是机械化步兵师的坦克团。当这个团的120辆05式主战坦克杀出印度的三层包围圈的时候,已经损失过半了。但是,当这些志愿军官兵回过头来的时候,才发现,他们冲得太猛了,一下把随同突围的机械化步兵团都给拉在了后面。当然,在战场上抛弃战友,这绝对是不可能在中国军队身上发生的。所以,这个坦克团在攻占了一处印度的临时物资基地,找到了足够的燃料之后,又转身杀了回去,从外面对印度的包围阵地发动了突击!
也许,当这些战士在前线战斗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考虑到生死,更很少有人考虑到他们在为谁而战斗。现在,当这个团的不到60辆坦克再次杀向印度的阵地时,也许,他们想到的只是怎么将战友营救出来,并且多消灭几个敌人!
机械化步兵师的突围战打得非常艰苦,特别是在空中力量主要用到对21军被分散部队的支援上之后,机械化步兵师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突破印度的包围圈了。师里的炮兵团在2个小时之内,就将所有的炮弹都消耗得一干二净。此时,他们已经不可能得到后方的补给,所以,这些炮兵含着眼泪炸掉了自己心爱的大炮之后,都拿起了步枪,成为了一名临时的步兵,而且,很多人甚至要使用印度军队的步枪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