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篇 明争暗斗 第五章 危险边缘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然,如果用空中突击师来讲的话,8个小时足够他们组织一场大规模的战斗了!

    其实,在中部战场上,印度的军队配置绝对不弱。当初,印度就将中部地区作为了主战场,所以很多重点部队都配置在了这个地方。虽然,到现在印度北部地区已经成为了双方战斗的重点,但是,印度并不敢对中部战区的部队进行大范围的地洞。第一是,志愿军38军已经切断了中部战区与北部地区最近的通道,如果要将中部战区的部队调到北部地区的话,那就需要绕很大一个圈子。第二是,印度并没有掌握制空权,如果此时进行兵力大范围的调动,难免会成为志愿军空军的靶子,恐怕还没有完成调动,在路上就损失一大半了吧!最后,就是印度自己的想法,虽然重点转移到了其北部地区,但是印度非常明白,要想不输掉这场战争,还是应该在中部地区做文章,不管怎么样,在新德里以北以及附近地区,至少有2亿多人口,任何人要对付这么多平民都是个大问题。所以,印度并不怎么担心首都方向。只是,到现在,印度还没有放弃赢得这场战争的打算,看来印度人还没有被打怕!

    当然,既然配置了重点部队在这里,印度也自然将其最主要的将领也送到了中部战场上来。而随着中部战区与总指挥部的联络出现问题,以及战场形势转为防守,所以印度也开始将权力下放。而这就为其下级军官提供了一个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而在这些印度将军之中,就有印度第一集团军的奇拉维中将,这名外号“印度之虎”的中将,可不比那些后方昏庸的高级将领。

    奇拉维中将现年45岁,而在他童年的时候,正好经历了第三次印巴战争,而他最敬爱的祖父就是在在次战争中被巴基斯坦军人打死的。所以,从小,这个顽强的印度人就想当一名将军,去战场上为祖父报仇雪恨。而现在,当他以45岁成为印度最年轻的中将,也是最年轻的集团军司令的时候,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从开始指挥印度第一集团军之后,奇拉维在战场上的表现就可圈可点。而作为印度在战争之前组建的第一支集团军,也集中了印度陆军的精粹部队。这个集团军并没有如同大部分印度军团一样,接收美式装备,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功劳还是奇拉维的,正是在他担任了第一集团军司令官之后,坚决反对使用美式装备。所以,第一集团军的坦克军主要装备的是t-90与t-72s型(t-72的最新改进型,是以色列为印度改进的,其性能并不比t-90差多少)坦克,而装甲军也主要使用的俄系战车。所以,在这一情况下,第一集团军的表现比装备了美制武器,同样为主要集团军的第二,三两个集团军的表现都要优异得多!

    最先,第一集团军是在南部战区的北面作战的,主要是向苏库尔突击,以切断巴基斯坦南部战区与中部战区的联系。因为第一集团军担任的并不是主攻任务,所以战斗的强度也不低,而且并不是主要方向。当奇拉维带领着近20万名官兵杀过的时候,印度已经放弃了南部战区,将重点转移到了中部战场上来。而这一战,奇拉维并没有多少显眼的表现,毕竟给他施展拳脚的机会并不多。

    在3天的停火期间,奇拉维充当起了前线救火队长,以及骚扰队长的角色。他指挥着第一集团军,在中部战区的南部地区做了几次漂亮的穿插突击,击退了巴基斯坦军队的几次大规模反击行动。虽然,每次的战斗规模并不算很大,但是在3天之内,奇拉维指挥第一集团军联系打退了巴基斯坦至少5次成师团建制的进攻,而在这5次作战中,至少击毙了5万名巴基斯坦官兵,并且发动了两次成功的包围行动,迫使巴基斯坦一个师投降。而就在这3天的战斗之后,奇拉维的名声已经响遍了中部战区,现在,每一个巴基斯坦军官都知道,对面有个勇猛的印度将军,而遇上他的巴基斯坦军队,都没有得到好下场。

    很快,第二阶段的战役开始了。而这时候,印度已经把重点转移到了中部战区,而第一集团军在进攻作战中,担负起了南部方向上的主力。虽然,奇拉维指挥的第一集团军的战果不错,在南部战线上首先取得了突破。但是,此时印度军队的进攻步伐已经停止了下来,如果第一集团军在孤军深入的话,成为突出部之后,恐怕要受到包围,所以,在印度最高军事指挥部的再三命令下,奇拉维才终于停了下来。而就在这几天的进攻之中,奇拉维指挥的第一集团军一个歼灭了4个巴基斯坦整装满员师,另外还击溃了5个巴基斯坦师,歼敌10万左右。短短的几天之内,奇拉维的名声甚至超过了印度最高司令,而印度国内为了提高国家士气,也大肆报道了奇拉维指挥的第一军团的战绩,其中不乏夸张成分。当然,这位年轻的中将也被人给了个“印度之虎”的称号!

    而在印度的战略进攻陷入僵局之后,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再进攻下去,印度肯定会被拖垮。所以,很多前线军官都主张转攻为守,先挡住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反击,然后再寻找进攻的机会。而此时,奇拉维的第一集团军也已经退了下来,到了战线后方进行临时休整,并且补充损失的兵员。

    当志愿军开始全线反击的时候,奇拉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