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志愿军部队,对中印边境地区的部队进行调动,以及分派空军,指挥海军舰队行动等等!而在收到了许常青的请求之后,上将并没有耽搁,马上就找到国家元首,在中央军委会议上,很快就做出了要深化中巴合作的决定。随即,这个决定的具体执行权交到了政府手中,而中巴政府在进行了部长一级的接触之后,也迅速的对战争指挥权的问题做出了安排。
现在,许常青不但能够指挥志愿军作战,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调动巴基斯坦在中部战区的部队,并且可以与巴基斯坦最高指挥部进行交流,参加巴基斯坦的战略决策!而这一来,极大的方便了许常青的指挥,而当上将收到国内发来的消息之后,也轻松了许多,至少,在紧急关头上,不再存在指挥不变的问题了!
解决掉指挥上的问题之后,许常青迅速的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到了对战斗的指挥上来。而此时,志愿军的第一步行动已经完成,第二步行动也进入了高氵朝,但是,战场的情况并没有完全按照上将所估计的样子发生变化!
空降15军的空中突击师在攻占了西姆拉之后,印度并没有派遣部队前来对付这个师,而是继续龟缩在各地的防御阵地中,只是在内部继续加强防御阵地的修建。为了达到吸引印度预备部队的目的,许常青迅速的做出了决定,让空军配合空中突击师,向昌迪加尔发动进攻!
昌迪加尔是印度北部地区最重要的军事重镇,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城市,是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北方屏障。在前三次印巴战争中,昌迪加尔就起到了北方战场后勤支援核心的作用。而在这次的战争中,该城也作为印度北方战区的重要后勤保障基地,为前方的印度军队提供着支持。而就在空中突击师向这里发动进攻的时候,印度还在将储备在这里的物资运出去,显然,印度人已经感到威胁了。
在空军的有力支持下,空中突击师很快的就切断了这座城市与外界的联系,控制了城市西南面的公路。但是,要用一个师,一万多人的兵力进攻一座有几百万居民,同时还有十来万印度军队的大城市,这几乎是不敢想象的事情。所以,空中突击师也仅仅是包围了这座城市,而为了城市内的平民着想,他们并没有切断城市的水源,并且不定期的让一些平民通过包围圈。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包围了3天,但是3天之中,印度军队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既不对昌迪加尔救援,也不让城内的部队突围,摆出一副要打城市战的样子来,而这一下,让许常青有种猫吃乌龟,无处下手的感觉了!
而在南面一点的战场上,空降师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空降师在夺取了珀丁达这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之后,印度军队并没有发动预料中的反击,而是继续坚持在他们的防线上。随后,为了配合空中突击师的行动,空降师沿着印度东北部地区的交通线开始向西南推移,很快就夺取了锡尔萨,并且威胁到了印度中部战区!但是,印度军队只在空降师西南面50公里处构建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之外,就不见任何动静了!
而作为独立行动的空中突击旅,从开战之后,就一直在空中突击师与空降师之间运动,寻找着印度的主力部队,并且对多支分散出来的印度军队进行了打击,收到了不小的战果。但是这些战果都是零散的,根本没有伤到印度军队的筋骨。而到了最后两天,空中突击旅的武装直升机几乎是在天上浪费着燃料,根本就没有找到值得他们使用导弹,火箭弹,甚至机关炮攻击的目标!
前线的将士都觉得很奇怪,而且那些前线指挥员也都很焦急,如果情况这么持续下去的话,空降15军的后勤补给肯定会出现问题,现在依靠的空中补给根本就跟不上消耗的速度,而从印度军队手中夺取到的燃料,也迟早会用光,而到时候,空降15军不得不撤退。那么,志愿军发动的这次战役也就没有多少持续下去的意义了!
其实,现在坐镇后方指挥的许常青照样焦急。虽然前线的指挥官无法看到整个战局,但是许常青却非常清楚,这是印度人在以他们的方式打一场人民战争!而且印度阿三肯定熟读了毛主席的人民战争理论,将坚壁清野的工作做得很到位,所以,许常青对现在的这场战争非常担心,因为他的目光是放在整个战场上的,而并不是重视某一处战场!
其实,只要仔细看一下印度地图,就会发现,在印度北部的这块突出地带上,星罗密布的分散着很多城市,这里是印度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也是印度工业最集中的地区,更是印度军队最集中的地区。而这样的条件,已经决定这里是最佳的人民战争场合,如果印度将民众的力量都调动起来的话,不要说中国志愿军,就算出动现在中国所有的军队,恐怕都难以在这里取得满意的结果吧!
现在,印度北部战区中的军队已经被切割成了4大部分,但是其中每一部分都是以大型城市为依托的。而按照现在志愿军的兵力,就算集中所有力量,都无法吃掉其中一块。很显然,印度的指挥官也看出了这点,而他们要利用的正是这点。只要将志愿军拖在这里,那么最后的胜利就是印度的。而且,印度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集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