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篇 硝烟漫漫 第四章 拉拉战役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至少有15万巴基斯坦军队,另外还有几十万才武装起来的居民。除非印度手里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不然是无法攻陷这座坚固的城市的。如果印度的指挥官稍微有点头脑的话,就应该像另外两个战区一样,对这些大城市围而不攻,迅速的将兵里调动到别的方向上去,以形成纵深突破,最后这些城市要么是被巴基斯坦放弃,要么就是不攻而破。但是,该战区的印度指挥官却并没有这么做。而这也不能说他没有头脑,而是实际的情况,决定了在北部战区是不可能这么做的。

    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地型非常复杂,到处都是沟堑与河流,这对大部队行动非常不利。所以,要想在这一地区进行正面进攻,这是非常艰难的事情。而巴基斯坦在该地区的军事据点太多了,如果要一步步的打下去,都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到达伊斯兰堡了。而且,印度在这个战区上的兵力并不多,现在几乎将所有的预备队都已经用上了。因此,按照印度的计划,他们只打算先攻占拉合尔,吸引住巴基斯坦的兵力,而别的方向取得突破提供一定的帮助而已。但是,看现在的情况,巴基斯坦并没有上当,仍然将兵力向南调动,而并没有太重视首都方向上的防御。

    虽然印度在2天的战斗中就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真要攻占这座有500万军民的城市,那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残酷的城市战斗进行了整整5天,当印度第一阶段进攻结束的时候,他们才控制了拉合尔1/3的市区,而且还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这5天的战斗中,印度在进攻中损失了至少150辆坦克,300多辆装甲车,还有无法详细统计的各种车辆至少上千辆。而在巴基斯坦的坚固的防御中,至少有3万印度士兵倒在了巴基斯坦国防军与国民部队的枪口之下。而巴基斯坦方面,也付出了至少2万名官兵阵亡的代价。而且,为了打通拉合尔与北部地区的联系,巴基斯坦至少还用2万名官兵的生命来为拉合尔提供补给。幸运的是,这条补给通道终于打通了,而且从此就一直向拉合尔的守军源源不断的提供着战争物资!

    在印度空军的打击下,是不可能将大型装备送到拉合尔去的,而且这些重型准备也无法与印度侵略者直接抗衡,所以,送到拉合尔守军手中的多半都是轻型的反装甲武器,以及短程防空武器。而就在这场战斗中,中国第一次将自己的特种部队送到了巴基斯坦战场上,帮助巴基斯坦进行战斗。

    关于中国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派遣特种部队到高消耗的印巴战场上去战斗,存在着很多的说法。毕竟,特种部队是高价值部队,并不适合在正面战争中使用,而城市战又是消耗最巨大的战场,在这里,武器装备的差距已经降到了最低,即使手中拿的是二战时的枪械,也能够给对手造成巨大的伤害,很多时候,都是双方在相互消耗人员,消耗部队。而中国为什么要将特种部队派遣到拉合尔去,去打这场消耗战呢?

    一部分人认为,中国是要借此机会提高巴基斯坦军队的士气,让巴基斯坦能够坚持下去。但是,现在巴基斯坦军队虽然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但是在士气方面,并不存在多大的问题。而且,要提高巴基斯坦军队的士气,最好的办法是提供更多的空中支持,派遣空中部队比特种部队更管用。很显然,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而另外一部分人认为,中国是要借此机会,让特种部队进行城市战训练,以适应未来的战争。而这个看法,还稍微有一点道理。可以看出来,随着全球的城市化,未来的战争将更多的在城市中展开,不管是高强度的战争,还是低烈度的冲突,城市已经成为了主要的战场。在台湾解放战争中,中国解放军就存在着城市战经验不足,为了解放一座城市,经常要付出非常巨大的代价。而现在美国在伊拉克仍然遭受着同样尴尬的事情,伊拉克的城市游击队给美国占领军制造了非常巨大的麻烦。而通过前面的战斗,中国解放军城市战力量薄弱的问题凸显了出来,所以寻求一种有效的城市战方法,这是解放军本身就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在这个时候,将特种部队投入到城市战中,先让这些精锐的部队学会了城市战的战法,这自然是一个很重要的理由了!

    虽然,中国投入的特种部队并不多,具体的数字,直到现在,都还没有被中国政府公布出来,但是根据很多老军人的回忆,特别是当年参加过拉合尔保卫战的老兵的回忆,当时中国最多就投入了500名左右的特种兵在拉合尔战斗。虽然,这支部队的兵力确实是很少,比起巴基斯坦几十万的军民,这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但是,这全都是中国特种部队中最精锐的一部分。不但比巴基斯坦军队的素质要超出很大一部分,就算比起中国普通的特种部队都要厉害多了。而当这500名特种兵投入到城市战之后,其产生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这500名特种兵最主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袭击印度的前线指挥官。虽然被袭击者多数都是低级军官,直到战争结束之后,仍然没有一名印度将军在这里成为猎杀的牺牲品。但是,正是因为这些低级军官直接指挥着前线部队战斗,当他们被干掉后,那些在前面进攻的印度士兵还能够得到有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