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篇 南亚战火 第七章 中国计划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境,已经决定中国这次出兵,肯定会遇上很大的麻烦。

    到印巴危机之前,中国在中印边境线东段只有4处小型军事基地,仅仅能够容纳团一级的部队驻扎,在西线,也只有4个小型军事基地。而这两边能够容纳下的部队数量绝对无法超过3万人。这么看来,即使解放军再神勇,要用3万人人去攻打一个有11亿人口的国家,这恐怕是神仙都不敢打包票的事情吧!

    当印巴克什米尔危机一爆发,中国马上就已经认识到南亚的局势是稳不住了。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周国辉就通过关爱华,与国防部的官员进行合作,开始部署工程部队在喜马拉雅山秘密修建军事基地。

    因为美国是站在印度一方的,所以这些新基地的修建工作非常的艰难。美国的侦察卫星每一个小时就要从这些地区上飞过一次,而且大部分都是遥感卫星,并不是只能在白天进行拍照侦察,即使在夜晚,也照样能够用雷达感应到地面的变化。所以,从一开始,工程的修建常葫就定在了地下,而是在地面。

    从最近的军事基地出发,即使用直升机作为运载工具,飞单趟也需要45分钟到55分钟。所以从一开始,这几处秘密基地就先修好了可伸缩式的直升机机库,以及物资存储仓库。经过了几个月的艰苦努力,中国陆军航空兵出动了数万架次的大型运输直升机,空投了数十万吨的物资,动用了数千名工程兵,终于在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将这6处能够容纳至少25万部队的基地修建好了。

    虽然,基地是修建好了,但是要将重型装备运送到那里去,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现在在确定部署到这些基地的军队的问题上,也出现了分歧。而这就是现在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当王一林一脸严肃的坐下来的时候,何永兴却很满意的点了点头。毕竟,经过这些年的军事改革,解放军的效率已经大大的提高了,特别是在后勤保障方面,解放军已经找到了很多解决以前问题的办法。如果这场战争出现在几年前,恐怕解放军再怎么努力,也做不到吧!当然这背后的主要因素还是中国经济的巨大增长,以及对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已经收到了成效,在国家实力大增的情况下,解放军提高素质,这已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看来我们的部队并没有松懈下来!”何永兴直接回避了指挥官人选的问题,因为当初在这个问题上就存在着异议,而现在是全体会议,如果再拿出来讨论,自然会产生更大范围的争议了,所以他直接转入了下一个话题,“现在我们的后勤保障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所以,我们必须要解决参与这次战争的部队,部队的规模,以及战争的方式这些问题了!”

    这时候,重点问题已经出现了,而这正是前两次会议并没有解决的问题,毕竟,确定一次战争的主力部队,并不是那么轻松的一件事情。

    “我重申一下我的观点!”周国辉顿了一下,看了下会议室内的数十位高级将领,“我认为,限于战区的地理条件,以及我们的后勤保障力度,所以我主张以轻型的山地部队为主要作战力量,而不应该过多的使用重型部队!这是处于现实环境的考虑,也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希望大家能够详细考虑一下我的意见!”

    “既然总参谋长都表明了他的意见,那我也不妨说一说!”罗开显然成为了军方的二号人物,毕竟成功指挥统一战争,并且在中亚地区策动数次有效的行动来策应谈判工作,这都是显著的功绩了,“我认为,现在印度掌握了大量的重型装备,如果我们仅仅使用轻型部队的话,很难对印度的重装甲部队造成威胁,也更难打开印度人的防线,起到对印度大打击作用,更无法对巴基斯坦提供足够的支持。所以,我们应该以重型部队为主,在印度东北两面对印度造成巨大的威胁,这样才能够达到我们胁迫印度放弃战争的目的!”

    会议室内陷入了沉闷之中。属于政府的文职官员都紧闭着嘴,毕竟这是纯军事问题,他们并没有多少发言权,而那些军队的将领们都在小声的讨论着了。

    “大家有什么意见的话,就说出来吧!”何永兴点上了根烟,一脸微笑的看着下面的那些将领,“大家都说出来吧,这样才能够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来!”

    “罗上将,我有个问题想问一下!”一名陆军中将站了起来,罗开笑着,示意他说下去,“按照你的想法,如果我们出动大批重型部队的话,这又怎么确保后勤补给能够到位,而且我们那条翻阅了喜马拉雅山的脆弱的补给线能够提供这么强大的补给能力吗?”

    这算是问到了关键点上。当初,周国辉指挥在哈国的战斗时,就是首先考虑到了后勤补给上的问题,而只动用了三个军的兵力,而且还都不是重型军。而比起哈国来,在对印度行动上的两个战场上,后勤补给条件更为恶劣。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批动用重型部队,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后勤保障问题。虽然现在的战争是精确打击的天下,但是后勤消耗却是有增无减,特别是在对燃料的要求上,更是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按照中国解放军重型部队的平均行动规模与速度来计算,一支重型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