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篇 南亚战火 第三章 谁威胁谁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同一个大火药桶里冒出的一颗火星一样,所引起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

    经过了数年的沉寂,印巴双方的激进组织与个人都憋着一口气,而压抑在他们心里的怒火只会与日俱增。而当这颗火星冒出来的时候,那么的带来的灾难是毁灭性的!

    5月21日,昌迪加尔爆炸的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去的时候,同邦的卢迪阿纳的枪声震动了每一根高度紧张,而且脆弱的神经。一伙蒙着头的恐怖份子闯进了一座正在做祈祷仪式的印度教神庙,在15分钟之内,就枪杀了39名印度教教徒,伤者更是不计其数,而当印度警察与军队赶到的时候,那伙恐怖份子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事后,虽然有很多小的反印组织宣布对此事件负责,但是从这伙袭击者严密的行动,以及残酷的手段,最后撤离时的迅速果断上可以看出来,这绝对不是任何一个,或者几个小组织就能够干出来的。但是,不管怎么样,在已经给局势紧张的印巴关系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事后,印度与巴基斯坦同时对这一有着报复性质的极端恐怖活动发出了谴责。虽然,表面上看来,双方都是很强烈的在谴责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但是,无论如何,这两个国家都无法将这一连串的事件结实清楚了,而到底是谁在后面做了手脚,恐怕更难以找到真相了。

    5月30日,一支50多人的印军巡逻队在克什米尔停火线印方一侧受到了突然袭击。最先是一枚地雷炸毁了巡逻队前面那辆开路的装甲车,随即队尾的那辆装甲车受到了反装甲火力的打击,一下就堵死了队伍前后的道路。战斗只持续了20分钟不到,当印度救援部队赶到的时候,50人的巡逻队出了一名躲在装甲车底下,被吓成了疯子的下士之外,没有找到一个活口。而在战斗现场,只找到了一些克什米尔游击队使用的ak步枪子弹的弹壳,以及几具rpg火箭筒,根本就没有找到一名游击队成员的尸体,甚至连游击队员留下的血迹都没有!

    事后,虽然媒体大肆报道了这起袭击事件,但是印度政府却一直没有出来做任何正面解释,而是用高压,让这一事件在国内逐渐淡化了下去。显然,印度政府已经感觉到了某种巨大的威胁,而现在他们还没有查到威胁的来源,所以也就不好大肆张扬,并且寻找报复的目标了。

    6月15日,平静了半个月的克什米尔终于再次传来了枪声。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巡逻队在一处存在着争议的停火线上爆发了大规模的冲突。战斗是在清晨7点爆发的,枪声与爆炸声甚至传到了几公里之外的一座小山村。印度的巡逻队由150名士兵组成,整整比平时扩大了4倍!而巴基斯坦的巡逻队只有50多人,仍然按照一般时期在进行巡逻工作。所以一交火,巴基斯坦方面就受到了严重的压制,伤亡不断增加,半个小时之后,巴基斯坦的支援部队赶到了,优势迅速的转移到了巴方。而印度的支援部队也在40分钟后赶来了。迅疾,双方冲突迅速扩大,甚至双方的远程炮兵都加入了进来,而且双方的空军更是剑拔弩张,一副要较量出个生死来的样子。

    到6月18日,即双方这次冲突爆发三天之后,局势进入了最紧张的阶段,双方空军甚至在克什米尔上空爆发了两次小规模的战斗,印度损失了一架“幻影”2000战斗机,巴基斯坦也有一架f-1(中巴联合生产的“枭龙”战斗机的巴基斯坦代号)受了重创。双方在三天之中,已经各自投入了1000到1500不等的部队参加战斗,而且远程炮兵也各自发射了成千上万枚炮弹,双方的损失也非常巨大。印度到此时,已经阵亡将士140多人,巴基斯坦也损失了100多名官兵。

    三天之中,国际社会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最先行动起来的仍然是联合国。本来在印度申常的关键时刻,联合国认为能够通过印度需要获得大多数国家的支持,拿上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这张票,认为这次的和平斡旋行动能够获得成功。但是事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当美国暗中表示将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后,印度对联合国的态度可想而知。当然,这本身也有联合国自身的问题。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后,联合国以及各个国际性机构的权威已经被严重削弱。而在台湾解放战争期间,联合国没能对日本与美国的蛮横干预做出正确的对待方法,自然让联合国的威胁再度受到了挑战。现在当中美在哈国南部大打出手之后,联合国仍然无法制裁这两个常任理事国,自然,联合国的威信已经跌到了最低点。很显然,当世界局势进入转型期之后,由于联合国不可能同时照顾到老势力与新幸势力的需要,必然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那他的威信就自然无法树立起来了。

    当然,出了联合国之外,所有大国都对印巴局势表示了严重关切。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这些国家都派出了自己的和平斡旋团。其中有的是希望两国能够放下争端,恢复和平关系,有的当然怀有另外的目的。而在这其中,以美国与中国的行动最为抢眼。美国的斡旋重点是在印度,而中国的主要外交力量却放到了巴基斯坦。很显然,中美两国的主要目的都不是为了和平,而是在做着别的准备吧!

    虽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