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舰队还有300公里的时候就被发现了。随即3个战斗机大队集体杀了上去。144架对120架,兵力上并没有多少差别。中国空军也因为把所有的aa-12e都消耗干净了,所以双方在空战武器方面也没有多少的差别。最大的差别,也是最重要的差别却非常的明显,这也是导致日本攻击行动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
那三个战斗机大队都是在台海战争中得到锻炼的战斗机大队,所有的飞行员都有了实际的空战经验,而且每个大队都有好几名带头的王牌飞行员。而日本护航战斗机的飞行员虽然大部分的飞行时间都超过了1000小时,但是却没有多少实际的战斗经验。在双方装备性能相差无几的时候,这种人的差别就显得非常的明显了。而且中国的防空战斗机得到了后方预警机的支持,能够把握空战的节奏以及在重要地点投入更多的力量,取得歼灭的战果。而日本的e-2c却飞不到这么远来,也就无法给他们的战斗机提供支持了。
空战毫无悬念,80架的中国防空战斗机缠住了120架日本护航战斗机,另外的60多架防空战斗机直接杀向了后面的p-3c。这些p-3c虽然是潜艇的杀手,但是面对空中的“猎鹰”时,就如同鸽子一样,根本没有一点还手之力。最后只有10多架冲到了距离中国舰队120公里的最大导弹发射距离上,发射了导弹,最后却也没有逃过被追杀的命运,40架p-3c最后只有2架在后方,看到情况不对立即调头的回到了基地,其余的全都被击落。
当那60多架防空战斗机毫发无损的解决掉日本的攻击机群后,反身杀向了那些日本护航战斗机,前后夹击下,120架日本护航战斗机损失惨重,被击落56架,重伤34架,几乎没有一架是完好的回到了出发基地。但是,当这些防空战斗机赶跑了前来攻击的日本机群的时候,面对那100多枚直扑向海军舰队的导弹时,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它们根本就没有可以攻击这些导弹的合适武器与方法。
接下来,就轮到舰队进行防空作战了。由4艘“旅沪3”型舰队防空驱逐舰,4艘“现代”级防空导弹驱逐舰,2艘“旅沪”级驱逐舰为主,另外有10多艘护卫舰组成的中国舰队在面对100多枚导弹的攻击时,面临的考验是非常严峻的。
“旅沪3”级驱逐舰是中国建造的第一级防空导弹驱逐舰,上面用的是俄罗斯的sa-n-6远程防空导弹,也就是sa-10的海军型,虽然射程达到了90公里,也是垂直发射,但是,在探测与指挥系统方面,却比美国“宙斯盾”要差得多了。这种中国最先进的防空驱逐舰上并没有综合性能更好的相控阵雷达,而普通的多普勒雷达,能够同时跟踪的目标只有120个,同时引导的导弹也只有枚,对8个目标进行拦截。
“现代”级驱逐舰是前苏联冷战时期的产品,中国一共就购买了4艘,其中前连艘是采用普通发射方式的防空导弹,后2艘多了“卡什坦”近防系统,并且使用了垂直发射方式,在别的方面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而“现代”级上使用的区域防空导弹的射程只有37公里,勉强称得上有区域防空能力。而且其同时对付的目标数量只有4个。
更差点的“旅沪2”级就基本上没有区域防空能力了,舰上只有“海响尾蛇”这种点防空系统。当然,别的护卫舰虽然也有一定的防空能力,但是都只有近程点防空能力。
从这点上来看,中国舰队在理论上,一次只能够拦截40多个目标,就把所有最有利的因素算进去,能够抵挡得住100枚导弹的攻击都算很不错了。而这次,受到了近180枚导弹的攻击,所以,注定也要受到巨大的伤害。
唯一有利一点的是,中国舰队一直就是采取的防空阵型,所以在日本攻击机群发动攻击的时候,舰队就已经处在了最佳的防御状态了。所有的10多艘护卫舰摆在了最外围。4艘“现代”级在第二层,4艘“旅沪3”级在第三层,而最里面的就是两艘作为舰队旗舰的“旅沪2”级了。
防空作战从90公里的距离上开始。4艘“旅沪3”级进行了4轮防空作战,每艘舰上的64枚远程防空导弹消耗一空。日本的反舰导弹在被击落了68枚后,也突破到了舰队的第二层防空网处。随即,4艘“现代”级投入到防空作战中来,每艘舰上的两部旋转发射架以及垂直发射系统以每两秒一枚的速度疯狂的发射着导弹,这一轮防空作战进行了3次拦截,再打掉了34枚导弹。最后,突入到中国舰队的内层防空网内的日本导弹还有72枚。
近肠防空作战是非常残酷的,这不只针对日本舰队,对中国舰队来说也是一样。处于舰队最外围的那10多艘护卫舰上的37毫米近防炮最先开火。它们也是最先遭到打击的。当40多枚导弹扑向这些护卫舰之后,出了拦截下很小的一部分外,3艘护卫舰被击沉,4艘失去了战斗力,另外3艘也受了轻伤。
越过了已经没有打击价值的护卫舰防线,剩下的近30枚导弹瞄准了最后的10个重要目标。4艘“现代”级首当其冲,但是,那两艘装备有“卡什坦”近防系统的“现代”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