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篇 海空长城 第七章 饱和攻击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吃力。只有在迎头攻击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收到一点效果,而现在这种追击战,那是根本没指望了。

    “高度2000,进行俯冲攻击!”躲过了第一批防空导弹的拦截后,赵隼鹰迅速的下达了命令。只是现在不是他们架机进行攻击,而是遥控那些导弹进行攻击了。

    35枚ansf笔直的冲入了云霄之上,一越过2000米的顶峰,就调转头来,如同35颗从天而降的钢铁陨石一般的砸向了日本舰队。

    舰队防空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天顶,这几乎是一个没办法解决的问题。“标准3a”是很难防御从上空到来的攻击的,而能够防御天顶方向攻击的“标准4”还在开发之中。另外的所有硬防御系统都对天顶攻击无能为力,“密集阵”的设计仰角只能到80度,而那些充当客串防空火力的大口径舰炮更是无能为力了。

    比起舰队无奈的防御,反舰导弹却更“愿意”从上空进行攻击。只是要让导弹顺利的导弹舰队上空,这本身就是件很难的事情,所以现在大部分的反舰导弹都选择了走低空路线,在帖近海面的高度上前进。而在ansf之前,只有俄罗斯的反舰导弹可以选择冲上空进行俯冲攻击。而ansf也是西方阵营第一种具有这种能力的导弹。

    反舰导弹从上空俯冲攻击的话,威力也将更大。即使不用穿甲战斗部,其巨大的动能也足以贯穿现代舰艇薄弱的装甲,如果在舰艇底部,即龙骨附近爆炸的话,那对任何一种舰艇来说都是致命的,一枚导弹就足以解决掉“金刚”级这类排水量近万吨的大型舰艇了,即使是美国航母来了,也会大感吃不消吧!

    而赵隼鹰他们发射的导弹吸引住大部分日本舰队的防空火力时,他们大队另外的ansf已经开始了最后的冲刺。

    2中队的64枚导弹在突破防空网的时候损失了15枚,这个损失并不算太大,也早已经在估计之中了,所以剩下的导弹足够2中队完成自己的任务。剩下的那49枚导弹的目标是两艘“金刚”与那艘“大隅”。其中20枚导弹直扑已经没有远程防御能力,正对着他们这面的“金刚”号,另外20枚导弹绕了个小圈,射向了另外一边的“雾岛”号,最后的9枚则直奔基本上没有防空能力的“大隅”。

    在2中队的导弹进入最后攻击线路,停止接收中段引导的时候,3中队突破防线的55枚导弹也顺利的锁定了自己的目标,并且进入了最后的末段攻击。在这些导弹的后面,是作为打击运输船队主力的近千枚各种类型的反舰导弹,这才是真正的大军主力!

    当大多数的防空舰艇都将注意力锁定在那三十多枚不走“常规”路线的导弹身上的时候,两艘有着全方位警戒能力的“金刚”级驱逐舰并没有忽略别的方向。而当它们发现这只是一个“圈套”的时候,似乎太迟了点。

    20枚直扑而来的导弹足以让中央电脑将它们当做威胁最严重的危险了,所以,两艘“金刚”级迅速的改变了作战方向,将手中仅有的两门“密集阵”近防速射炮掉转了过来。而在收到导弹上面火控雷达发出的雷达波之后,舰艇上的被动式干扰装置也迅速的启动,争取着最后的一丝希望。

    如果说舰艇失去了硬防御手段,就完全没有防御能力的话,那是绝对错误的。在很多海战中,阮防御起到的效果并不比硬防御差,“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的“无敌”号航母就是凭借着先进的干扰系统,成功的躲过了一枚“飞鱼”的“死亡之吻”。而这时候,“金刚”级上的干扰系统显然也在尽力帮自己的主人“拒绝”着这些“疯狂的追求者”,而效果看起来还不错。

    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速度优势,以及在突破舰艇防空火力圈方面具有的优势是相当的明显的,但是美国到现在仍然不发展反舰导弹,也是有他的原因的。任何的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而这在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速度上,表现得特别的清楚。

    虽然超音速反舰导弹能够缩短进攻时间,减少拦截方的拦截机会,并且为拦截一方制造不小的麻烦,但是,其太快的速度却让导弹上的控制系统有没更多的时间做出目标判断,也无法在受到干扰的时候进行细蜜的真假判断。所以,比起普通的亚音速反舰导弹来说,超音速反舰导弹更容易受到干扰,也更容易丢失目标,成为无头的苍蝇。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仍然坚持改进着其已经开始落后的“捕鲸叉”,并不跟随潮流发展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最主要原因了。

    现在回到战场上来。“金刚”号的防御干扰是很成功的,20枚瞄准了它的导弹中,有14枚被欺骗的诱饵给吸引过去了。而在剩下的6枚导弹中,两具“密集阵”在经过了九牛二虎的努力之后,终于没有浪费它们的价值,各击落了两枚导弹。但是,面对最后的4枚导弹,“金刚”号就如同裸体的女人一样,呆在那,任由这些肆虐的导弹凌辱。

    当防空作战进行到最后的阶段时,古木已经没必要呆在他的岗位上了,这些导弹已经进入了“宙斯盾”的最近工作范围之内。所以,古木加入了损管分队,在可以预见的不久,这些由各个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的损管分队将会发挥出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