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
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馀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
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
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
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
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
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权曰:“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
所及也。”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权不以介意,
益贵重之,赐肃母衣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
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
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
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於表,表
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
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
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
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到夏口,闻曹公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
而表子琮已降曹公,备惶遽奔走,欲南渡江。肃径迎之,到当阳长阪,与备会,
宣腾权旨,及陈江东强固,劝备与权并力。备甚欢悦。时诸葛亮与备相随,肃谓
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
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
追於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
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
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
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权叹息曰:“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
也。”
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劝追召瑜还。遂任瑜以行事,以肃为赞军校尉,助画
方略。曹公破走,肃即先还,权大请诸将迎肃。肃将入閤拜,权起礼之,因谓曰:
“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肃趋进曰:“未也。”众人闻之,无
不愕然。就坐,徐举鞭言曰:“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
以安车软轮徵肃,始当显耳。”权抚掌欢笑。
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
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
周瑜病困,上疏曰:“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忧,愿至尊先
虑未然,然后康乐。今既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宜
得良将以镇抚之。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陨踣之日,所怀尽矣。”即拜肃奋武校尉,代瑜领兵。瑜士众四
千馀人,奉邑四县,皆属焉。令程普领南郡太守。肃初住江陵,后下屯陆口,威
恩大行,众增万馀人,拜汉昌太守、偏将军。十九年,从权破皖城,转横江将军。
先是,益州牧刘璋纲维颓弛,周瑜、甘宁并劝权取蜀,权以咨备,备内欲自
规,乃伪报曰:“备与璋讬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左右,备独
竦惧,非所敢闻,愿加宽贷。若不获请,备当放发归於山林。”后备西图璋,留
关羽守,权曰:“猾虏乃敢挟诈!”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埸纷错,肃常
以欢好抚之。备既定益州,权求长沙、零、桂,备不承旨,权遣吕蒙率众进取。
备闻,自还公安,遣羽争三郡。肃住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
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
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
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
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备遂割湘水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