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节有疾,苦不能来别,恨不见之,暂还与诀,诸君少时相待。”其
留心下士,惟善所在,皆此类也。谞至典军中郎,秉云阳太守,礼零陵太守,
粲太子少傅。世以邵为知人。在郡五年,卒官,
子谭、承云。
谭字子默,弱冠与诸葛恪等为太子四友,从中庶子转辅正都尉。赤乌中,代恪为左节度。每省簿书,未尝下
筹,徒屈指心计,尽发疑谬,下吏以此服之。加奉车都尉。薛综为选曹尚书,固
让谭曰:“谭心精体密,贯道达微,才照人物,德允众望,诚非愚臣所可越先。”
后遂代综。祖父雍卒数月,拜太常,代雍平尚书事。是时鲁王霸有盛宠,与太子
和齐衡,谭上疏曰:“臣闻有国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异尊卑之礼,使高下有
差,阶级逾邈,如此则骨肉之恩生,觊觎之望绝。昔贾谊陈治安之计,论诸侯之
势,以为势重,虽亲必有逆节之累,势轻,虽疏必有保全之祚。故淮南亲弟,不
终飨国,失之於势重也;吴芮疏臣,传祚长沙,得之於势轻也。昔汉文帝使慎夫
人与皇后同席,袁盎退夫人之座,帝有怒色,及盎辨上下之仪,陈人彘之戒,帝
既悦怿,夫人亦悟。今臣所陈,非有所偏,诚欲以安太子而便鲁王也。”由是霸
与谭有隙。时长公主婿卫将军全琮子寄为霸宾客,寄素倾邪,谭所不纳。先是,
谭弟承与张休俱北征寿春,全琮时为大都督,与魏将王凌战於芍陂,军不利,魏
兵乘胜陷没五营将秦晃军,休、承奋击之。遂驻魏师。时琮群子绪、端
亦并为将,因敌既住,乃进击之,凌军用退。时论功行赏,以为驻敌之功大,退
敌之功小,休、承并为杂号将军,绪、端偏裨而已。寄父子益恨,共构会谭。
谭坐徙交州,幽而发愤,著新言二十篇。
其知难篇盖以自悼伤也。见流二年,年四十二,卒於交阯。
承字子直,嘉禾中与舅陆瑁俱以礼徵。权赐丞相雍书曰:“贵孙子直,令问
休休,至与相见,过於所闻,为君嘉之。”拜骑都尉,领羽林兵。后为吴郡西部
都尉,与诸葛恪等共平山越,别得精兵八千人,还屯军章坑,拜昭义中郎将,入
为侍中。芍陂之役,拜奋威将军,出领京下督。数年,与兄谭、张休等俱徙交州,
年三十七卒。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也。汉末避乱江东。值孙策卒,孙权姊婿曲阿弘咨见而异之,荐之於权,与鲁
肃等并见宾待,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建安二十年,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
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与权谈说谏喻,未尝切愕,微见风彩,粗陈指归,如有未合,则舍而及他,
徐复讬事造端,以物类相求,於是权意往往而释。吴郡太守朱治,权举将也,权
曾有以望之,而素加敬,难自诘让,忿忿不解。瑾揣知其故,而不敢显陈,乃乞
以意私自问,遂於权前为书,泛论物理,因以己心遥往忖度之。毕,以呈权,权
喜,笑曰:“孤意解矣。颜氏之德,使人加亲,岂谓此邪?”权又怪校尉殷模,
罪至不测。群下多为之言,权怒益甚,与相反覆,惟瑾默然,权曰:“子瑜何独
不言?”瑾避席曰:“瑾与殷模等遭本州倾覆,生类殄尽。弃坟墓,携老弱,披
草莱,归圣化,在流隶之中,蒙生成之福,不能躬相督厉,陈答万一,至令模孤
负恩惠,自陷罪戾。臣谢过不暇,诚不敢有言。”权闻之怆然,乃曰:“特为君
赦之。”
后从讨关羽,封宣城侯,以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住公安。刘备东伐
吴,吴王求和,瑾与备笺曰:“奄闻旗鼓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
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於小,未留意於大者也。试为陛下论其
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蹔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於群后也。
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
易於反掌。”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权曰:“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
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黄武元年,迁左将军,督公安,假节,封宛陵侯。
虞翻以狂直流徙,惟瑾屡为之说。翻与所亲书曰:“诸葛敦仁,则天活物,
比蒙清论,有以保分。恶积罪深,见忌殷重,虽有祁老之救,德无羊舌,解释难
冀也。”
瑾为人有容貌思度,于时服其弘雅。权亦重之,大事咨访。又别咨瑾曰:
“近得伯言表,以为曹丕已死,毒乱之民,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