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枭雄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卷 江花边月笑平生 第四十八章 残桥过后,送卿一朵白玫瑰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如靠山牢固,这话是金玉良言。多少帝王将相、枭雄奸臣穷极一生智慧韬略,都是在践行这条金科玉律,皇帝修坟墓建龙脉,臣子铺大道搭人脉,妃子为争宠先把脉,无非就是寻找让自己心安理得的靠山。等你以后混进了上层圈子,就会知道官大官小,钱多钱少,未必是最紧要的,最关键的是,必须能左右逢源黑白通吃,这也是社会转型的大势所趋。”许子衿旁征博引,将自己的观点娓娓道来,几乎每一句话都值得细细咀嚼回味。

    这个常常捧着一包薯片看着韩剧痛哭流泪的丫头,虽依然冰壶秋月,但从来没如此陌生过。

    萧云惊颤得无以复加,久久未能平静,无数的话语疯狂涌到嘴边,却一一哽噎,只好沉默。

    一直沉默。

    时间很长,长得似乎已经达到了“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的境界。

    “这桥变了。”许子衿点到即止,不再深入浅出提纲挈领地讲述,悄无声息地转移了话题。

    可换来的,仍然是沉默。

    “桥面坑坑洼洼,破得几乎不能用,和当年不一样了。”许子衿却沉浸在幽静的意境中,眼神流波。

    “桥没变,变的,只是人。”萧云终于说了句话,本以为身旁的她触手可及,却没想过会这么遥远。

    “是么?”许子衿的思绪一下子被拉了回来,脸上少了许多以前固有的大悲大恸,大惊大喜,澹泊。

    “桥面残破,只不过风姿不比当年,但灵魂还是一样,始终是桥,而人,早就今非昔比了。”他笑道。

    “那你呢?”许子衿侧过头去,凝望着他,问得不咸不淡。

    “这座城市变了,我没有。”萧云微微一笑,就像云浮山里树荫深处的一片青苔,干净无垢。

    “不要骗我,你知道的,即使你的谎话,我也会相信。”许子衿柔声道。

    “青天可鉴。”萧云微笑道。

    许子衿轻轻点头,眼神里的温柔不再加以掩饰,双眸如新年华灯初放,微笑道:“走吧。”

    人影无踪,月儿依旧,湖面白晃晃一片晶莹。

    ——————

    381路公交车,回家的载体。

    今晚的人不少,前面全坐满了,后面也稀稀落落分布着,只有最后两排一如既往地空空无物。

    最后一排,除了可以顺利观察车中全貌,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优点,能开窗,享受新鲜空气。

    晚上的风太凉,萧云让许丫头坐到了外侧,自己坐在里头,窗户开得也不太大,正好隔绝她。

    也许夏夜还不足够凉爽,人们还是宁愿躲在室内吹空调,所以路况挺好,不堵,进站出站顺利。

    车子刚刚进了一站,定国门,上来两个胸戴红领巾、臂嵌中队长标志的小女生,一身校服裙子飘飘,清纯可人,一手捧着一只写有“希望工程”字样的捐款箱,一手拎着一只装有白玫瑰的竹篮子,分头向前后的乘客走去。这是团市委组织的小学生夏令营计划的一部分,让小学生到公交车上募捐,五块钱一人,然后赠送一支白玫瑰,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既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也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一举两得。,

    乘客们虽然纷纷慷慨解囊,但拿到白玫瑰的时候,并没想象中的开怀一笑,有点漠然。

    一位国内名人说,做慈善,得会装孙子。

    的确,在华国存在着很不好的风气,慈善更多的像是一种乞讨行为,令人多少感觉到悲凉之意。

    负责在后半截车厢募捐的小女生已经走到了最后一排,敬了个队礼,浅笑道:“你们好。”

    萧云与许子衿同时笑了笑,照葫芦画瓢,也调皮地向小女生敬了个队礼,笑着道:“你好。”

    “乐善好施,是中华传统美德,请大哥哥大姐姐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作一份贡献吧。”她笑道。

    “能不能只出力,不出钱?”萧云厚颜无耻地试探着问道,挠了挠头。

    那个小女生愣了一下,眨了眨眼睛,带着比同龄人高出一筹的成熟,笑道:“大哥哥真爱说笑。”

    “谁……”萧云刚想说“谁跟你说笑”,却突然瞥见了丫头目露凶光,连忙改口,“都这样说我。”

    “教育是立国之本,孩子是未来栋梁,请大哥哥捐赠一份爱心吧。”小女生还是笑口盈人。

    “最低要多少钱?”萧云摸摸鼻子,又问了一个大煞风景的问题,他最怕这种强迫式的奉献爱心。

    “五块,然后我会送你一支感恩的白玫瑰。”小女生笑道,笑容就像一杯白开水,太纯净了。

    “可以捐少点么?”萧云竟然还在死皮赖脸地讨价还价,全然不理会前面几个乘客投来的鄙视眼神。这年头,怨不得百姓小心提防多疑谨慎,关键是骗子与时俱进层出不穷,还犀利过孙猴子的七十二变,一时可以化身德高望重的军中统帅,一时可以变成一锤定音的政坛高官,一时可以装成知情达理的大学教授,一时可以扮为料事如神的算命大师,谁知道这个小学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