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曾国藩全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部 血祭 第八章 田镇大捷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摆开了一个大战场,杀气腾腾地准备一场恶战。

    这天,周国虞从江边检查战船回来,对弟弟国材、国贤说:“我看这江面上的防守还很

    薄弱,曾国藩水师力量强大,还得想法子控制住江面。”

    国材说:“我这两天也常想这事,要是能把江面封锁起来就好了。”

    国贤说:“有办法。当年东吴阻挡晋军,后晋阻挡后汉,都曾用过铁锁拦江的办法。我

    们何不学前人的样,也打根铁锁将长江锁住。”

    国材说:“这个办法也并不有效,岂不闻‘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

    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的诗吗?”

    国材的几句诗一背,国贤垂头丧气了。国虞想了想,说:“国贤的主意也可以考虑,当

    年东吴和后晋的铁锁,中间没有船承受,又只一根。我们改进一下。你们看,可以这样来拦

    江。”

    国虞拿出两根木棍,又拿出五六只碗来,将木棍并排摆在碗口上,说:“我们用两根铁

    锁,每隔十丈安置一条船,将铁锁架在船上,这样就牢固了。为防止船被水冲走,船的头尾

    都用大锚固定。铁锁用铁码钤在船上。”

    国贤高兴地说:“此法最好,为保险起见,每隔三只船再加一个大木排,那就更稳当

    了。”

    国材也同意了,说:“还加两根吧,一共四根。”

    “再加两根!”国贤叫道。

    “对!用六根,牢牢将长江锁住,叫曾国藩的水师全部葬在这里。”国虞重重地拍了下

    木板,五六只碗一齐跳了起来。

    周氏三兄弟的想法,秦日纲等人都赞成。随军的铁匠们不分昼夜打造。十天后,六根铁

    锁南系半壁山,北拴田家镇,横截长江。铁锁下共摆二十多只战船,八个木排,滔滔长江,

    犹如系上六根腰带,单等曾国藩水师到来,好将他们葬身江底。

    二三国周郎赤壁畔,美人名士结良缘——

    杨载福指挥五营水师作前锋先天已出发,李孟群指挥五营水师作后卫暂时未动,曾国藩

    带着一班幕僚亲兵,坐着特制的拖罟,夹在居中的十营水师中,这天起航了。为了议事的方

    便,彭玉麟也坐在曾国藩的座船上。时已深秋,长江水显得比春夏两季清亮。天空万里无

    云,灿烂的秋阳,照射着勇丁们划起的水波,发出白花花的耀眼的亮光。因为是乘胜东下,

    全军斗志旺盛,又在流水的帮助下,船行得很快。曾国藩时而在舱内,时而在甲板上,与彭

    玉麟、郭嵩焘、刘蓉等人谈古论今,意气风发。目送着两岸青山向后退去,大家甚是欢快。

    黄昏时,近三百艘战船停泊在葛店。劳累一天,吃过夜饭后勇丁们都早早安歇。彭玉麟

    看着舱外被夜色笼罩的江水,心里很不平静。白天站在船头,指挥战船航行之暇,他想起,

    十四年前,也是在这段江面上,他陪着小姑,度过了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日子。白天不允许

    他多想,现在,万籁俱寂,尘嚣已息,儿时与小姑青梅竹马的情景,一幕一幕地浮现脑海。

    小姑画眉般动听的越语,一句一句在耳畔响起。他拿出麒麟梅花图,轻轻地抚摸,仿佛

    已坠入爱河,沐浴在小姑的万种柔情之中。

    自乔装进武昌城后,就一直没有再画梅花了,彭玉麟觉得很对不起小姑的在天之灵,于

    是增添蜡烛,铺开宣纸,一边磨墨一边凝思,脑子里出现林逋的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

    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的,今夜我在船上为小姑画梅,就画她站在岸上,伸开双臂迎接

    我。不一会,宣纸上出现一幅极美的画面:水边,一株枝干秀逸的梅树斜倚在草坪上,两支

    长长的枝条向水面伸去,水面上漂浮着一只小小的乌篷船。

    为庆贺武昌的克复,也为祝愿田家镇的胜利,彭玉麟破例调了一点丹砂,给那几朵绽开

    的梅花点了红。彭玉麟拿起画自我欣赏,对画的构思颇为满意。

    “雪琴,你又在画梅花了。”彭玉麟回头一看,曾国藩笑容可掬地站在身后。

    “哦,是涤丈,快请坐。”

    曾国藩在彭玉麟的对面坐下,说:“我和你一起欣赏了很久,你竟然一点不知,真有祖

    暅不闻雷响的功夫。”

    彭玉麟给曾国藩泡了一杯龙井茶,双手递过来,说:“玉麟画技粗疏,不堪入涤丈法

    眼。”

    “雪琴,我常听人说你最喜画梅,素日无暇求睹,今日见这幅水畔梅花图,真使我耳目

    一新。”

    “涤丈夸奖了。玉麟从未拜过师,无事画画,以娱自己眼目而已,实在登不了大雅之

    堂。”

    曾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