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守株待兔,更不是坐山观虎斗。而蒋介石“以空间换时间”,进行持久战时,却基本上是取后一种态度。在抗战之初,为了保持自己的实力,战略退却成为部队的大溃逃,一溃千里,失去战略主动权。在战略相持阶段,实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方针,“他的政策是袖手旁观,等待胜利,保存实力,准备内战。”国民党假借抗战急剧扩军,掌握数目庞大的正规军,却基本上是避战、观战,久而久之,它的战斗力锐减。到抗战后期,日本侵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时,一触即溃。这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开始实行局部反攻的态势形成鲜明的对比。国民党军队,乃至其最高统帅蒋介石的威信锐降,这也是加速国统区政治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