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厚黑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1章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商场上也可以碰到这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实例。

    做生意还是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为贵。所以古人说:生意如牛涎。意思是说做生意要像牛一样“垂涎三尺”,牛涎又细又长,拖了三尺都不断。因此做生意也要细水长流。只要生意不断就好,利润少没关系,比起一夕致富、一败涂地来,要安全得多了。

    牛是一种行动迟缓但是富有耐力的动物,在农业机械化以前,牛是农村不可缺少的动力。有了牛,田园就不怕荒废,生活所需的五谷杂粮就可以确保。在这一点上,牛可以作为生意人的榜样。

    在汽车还没有发明以前,马是最快的交通工具,也是最危险的交通工具,如果跑得太快的话就会弄得“人仰马翻”。可是那时候出“马车祸”而死的还算不多。现在交通事业突飞猛进,汽车、火车,出了车祸自然是车毁人亡,至于飞机如果出了“机祸”,那更是粉身碎骨。

    因此,景气好的时候,痛快自然是痛快,但是危险也是非常危险。在高速公路开车,以往数日车程的,如今朝发夕至,方便当然方便,可是一旦出了车祸,没有不车毁人亡的。

    智慧的生意人不是在高速公路上飞奔时猛踩油门,而是适可而止,保持安全速度,留出安全距离,并且全副精神贯注于驾驶,随时作刹车的准备的人。

    得意忘形是人的弱点,谁会在乘风破浪、突飞猛进的环境中还懂得“随时作刹车准备”呢?因此,击败对手最佳方法是给他创造一个“一帆风顺”的感觉,使他先突飞猛进,后人仰马翻。

    日本有家公司叫做“磐若铁工”。董事长磐若松平氏有一年突然跃登日本最高所得排名第七位而一鸣惊人。然而几乎是在同时,爬得高跌得重,突然宣布破产,身败名裂,于是再度一鸣惊人。

    原来这家公司以一贯作业方式制作车床,成为当时划时代的创举而受到注目。一时大发利市,批发商不断抱怨生意太好:“一进货马上就卖光了。请赶快制造送来吧。”磐若董事长笑逐颜开,决意趁热打铁,乘胜追击,扩大投资,增加生产。自以为已经称霸日本,下一步更要远征东南亚、中亚、以至于世界了。

    然而算盘打得太如意了。原来那些苦恼于销路太好的批发商纷纷退货,货积如山,不用说不得不宣布倒闭。有识者批评说:“如果当时销路太好、供不应求的时候,能够仔细作市场调整,努力于开发新产品,也许磐若铁工至今仍然生意兴隆,稳如泰山。”

    跟这个相似的情形是1985年秋天的时候,呼拉圈突然风靡全球,几乎人手一圈。制造呼拉圈并不需要什么技术,也不要多大资本,于是许多人争相投资,当时确实销路很好,一进货就卖光,供不应求,许多人因此赚了一笔。然而不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突然间不流行了。许多厂商不知道,还拼命制造,结果退货如山,又纷纷倒闭了。

    出版商也常常有这种情形,偶然出了一本畅销书,喔!不得了,人手一册,到处抢购。于是再版啊再版!突然情势一变,滞销了,退书如山。

    俗话说:“胜负不到穿上木屐时不知道。”以前日本武士比剑时,脱下木屐,决定胜负了再穿上木屐回家。那时,谁胜谁败才可知道。

    下棋也是一样的,开棋时情势大好,于是猛攻猛进,旁观者也许以为这下非赢不可了。可是最后一着棋没有看,谁能知道谁胜谁负呢?往往只顾攻,忘了守,突然间对方来个将军,倒了。

    这种情形岂不叫人捶胸扼腕吗?然而这种悲剧何其多。我们看到许多人少年得志,可是老境凄凉。就是因为少年时幸得一点儿成就,就得意忘形,知进而不知退,结果胡乱投资、肆意挥霍,弄得债务累累、身败名裂。所说古人说“盖棺论定”,人生没有走到尽头,谁能说是成功还是失败呢?

    出师不利对做生意来说,有时并不是坏事,因为开始做生意碰到困难险阻,日后一定会倍加谨慎。如果一开始做生意就赚了一大笔,日后就凡事都看得太简单,结果一定败得不可收拾。

    因此,善谋者,在生意开头多让步,然后猛玩你一把,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产业报国,服务社会

    俗话说“无商不奸”,生意人的本务就是赚钱,就是“惟利是图”。然而极端地惟利是图,未必就能真正地赚到钱。人既然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对这个社会尽义务。如果被社会所唾弃,即使钞票堆积如山,又有什么意义呢?获得暴利的人已经不能称为生意人,而应当称为“暴徒”。

    金钱要取之有“道”才能源远流长,如果明知是不义之财,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了再说,那是不能长久的。给顾客提供商品,这是一种服务,从中赚取的一点儿利润,那是一种应得的服务费。“我们靠这点儿服务费生活,是活得光明磊落、理直气壮。”这些给自己壮胆说给社会听的话一定得牢记。

    现在假定我们把不能使用的商品卖给顾客,顾客的需要不能满足,那么花了钱便等于受骗。生意人欺骗顾客就是欺骗社会、背叛社会,那么你的店就会被顾客所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