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说,曾国藩曾经谆谆教导他,在与洋人打交道时要讲究一个“诚”字。
李鸿章在谈到其先生曾国藩时说:“别人都晓得我前半生的功名事业是我的老师曾国藩提携起来的,但是讲到洋务方面的事,似乎老师还不如我内行。然而,要知道我办一辈子外交,没有闹出乱子,都是我的老师一句话指示的力量。
“从前把我老师曾国藩从北洋调到南洋,我未接替北洋,当然要先去拜谒请教他老人家的。老师见到我的面之后,不等我开口,就先向我问道:‘少荃,你现在到了这个地方,是对外交涉第一重要的关键。现在国势消弱,外国人才联合起来算计我们,有一点儿小小的错误,就会遗留祸害,影响大局。你与洋人交涉,打算作什么样的主意呢?’
“我回答说:‘学生正是为了这个问题,特地来向您求教的。’老师对我说:‘你既然来到这里,必定有自己的主见,不妨先说给我听一听。’
“我说:‘学生也没有打什么主意。我想,与洋人交涉,不管什么,我只是同他打痞子腔,即用油腔滑调来对付他们。’
“老师于是五个手指捋着胡须,很长时间不说话,后来慢慢开口说:‘呵,痞子腔,痞子腔,我不懂得如何打法,你试着打给我听听看好吗?’
“我想不对,这话老师一定不以为然,急忙改口说:‘学生信口胡说,错了,还求老师指教。’他又顺抹着胡须不放松,很久之后才看着我说:‘依我看来,还是用一个诚字为好,诚能感动一切人和事,我想洋人也同样具有这种人情。圣人说忠诚和信守可以实行于少数民族那样不开化的人们,这绝对不会有错的。我们中国现在既然没有实在力量去与洋人相抗衡,无论你如何虚强造作,洋人是看得明明白白的,都不会产生什么实际效果的。不如老老实实,坦诚相见,与洋人平情说理,这样做虽然不能占到洋人的便宜,但是或许也不至于吃亏。无论如何,我们的信用身份,总是站得住脚的,脚踏实地,失误也不至于太远,想来比痞子腔,总靠得住一点儿。”
曾国藩强调,不仅与洋人打交道要讲诚,而且与他人打交道都要讲究“诚信”二字。诚信是人格的根本,也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所以,无信则失去自己,也失去他人,终于无法立于社会。孔子还曾说:“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因此,曾国藩将是否诚信与生死并提,强调的是人活一世,信誉第一。曾国藩多次指出,运用奖赏时,最重要的是守信用;运用刑罚时,最重要的是公正。处罚与赏赐的信誉和公正,应验证于臣民所见所闻的事情,这样对于那些没有亲眼看到和亲耳听到的人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君主的诚信如果能畅达天下,那么连神明也会来保护,又何惧那些奸邪之徒来侵犯君主呢?
在今天看来,“诚”字确实是打动人心的有效办法,曾国藩的那番话实在有道理,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与人相处还是要坚守“以诚待人”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