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张堪有什么厚交,你为什么如此厚待他的家人?”朱晖说:“张堪生前,曾对我有知己相托之言,我当时已答应了,做人不能欺骗别人,更不能欺骗自己。”朱晖还有一个朋友叫陈揖,两人也十分投机,陈揖过早谢世,留下了一个遗腹子陈友。朱晖在陈揖去世后,尽一切力量帮陈揖尽父责。有一次,南阳太守召朱晖的儿子去当僚属,朱晖却换下了自己的儿子而举荐陈揖的儿子陈友。
朱晖忠诚于朋友可谓达到了极至,为人正直诚恳,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堪称典范。
富不居高,贫不低贱
现在社会虽然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现实中总有贫富之差别,朋友之间也不例外。贫者当然不必自卑,也不必感到抬不起头,但富者也不必自我感觉高人一等,盛气凌人。特别是在与贫者交往时,更不能另眼相看,不要过多谈论金钱财物。因为贫者与富者在一起时,或多或少地有点儿神经敏感,如果过多地在金钱上徘徊,贫者会感到有压力,从而与你疏远。即使你是无意识的,往往也会引出麻烦。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小王和小李是大学同窗,毕业后分在同一个城市工作,小王在学校当教师,小李在某银行工作。因为是同窗又在同一城市工作,俩人经常来往,互相帮助,堪称一对好朋友。两年后,俩人都结了婚,此后两家关系不错,俩人的爱人也互称姊妹。可两家越交往,关系却越淡薄了,为什么呢?原来,小王是教师,工资不高,生活比较清贫,而小李在银行工作,工资福利待遇较高,且自从当上了副主任以后,送礼办事的人较多,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现代化的。小王夫妻因家境不好,本身就有一种自卑,而到小李家时,小李夫妻谈论更多的是金钱,说什么“这个社会离了钱什么也办不成,我们家现在什么也不缺,你们两口子走时,随便拿回点儿去吃吧!……你们来也不用给小孩儿买什么东西了,我们孩子什么都有,你们那点儿钱还是省着点儿花吧!”小王夫妻一听这话,心中不悦,好像来这儿是要饭似的,从此,两家关系逐渐淡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