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全天候广告,将来带来的效果自然不用我多说,我相信郭总一定比我更了解。”
当年双汇集团得知“逛北京、爱北京、建北京”大型旅游文化活动将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幕式时,就已经酝酿着要制造一起轰动全国的特大新闻了。于是,“双汇”派出最得力的公关人员,终于以1个气球1万元的价格,成功地赢得了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审批通过。当领导同志还在为组委会人员“反正开幕式活动需要动用气球助兴,何不在气球下面挂个企业名字的条幅而多收入12万元”的做法深为赞许时,并没有意识到建国以来企业广告首次进入天安门将既成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没有新闻界的渲染,参加“逛北京、爱北京、建北京”活动开幕式的人们,最多只能回忆起当时有彩色气球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这个经典的抛砖引玉范例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好,我答应你。”郭启明说道。
“这是合同你看看。”林阳从兜中掏出早就拟订好的合同。
他看了看具体的条文,就用笔签上自己的名字,似乎松了一口气:“原来林先生早就预料到我会同意的?”
“呵呵,在这么好的条件面前郭总没有理由拒绝。”
“许先生不怕我反悔吗?我们可是在没有公证人的情况下签的合同。”
“我对郭总信得过,如果这次合作非常成功的话,会有更大的惊喜等着郭总。”其实林阳想说他的后招就是郭启明敢耍赖,林阳就在《大同》游戏的第一楼上立个大牌子,不分昼夜的宣传酸乳食垃圾。
“那我就拭目以待。”
和聪明人谈话就是不费气力,显然他也意识到这其中的价值。
白晶整个过程中一言不发,她暗自佩服林阳的眼光,她原来把谈判的价格定在20万,还以为郭启明可能不会答应,谁知道林阳把底价提到30万,最后竟然说服郭启明答应了,他谈判时的从容不迫,让她也从心底佩服。尤其是林阳的准备工作有许多她都不知道,没想到用几张纸就让郭启明无法反驳,这一瞬间白晶觉得自己永远属于自己的主人了。
“不知林先生在哪里高就,对我公司有这么透彻的理解?”郭启明签完合同问道。
“呵呵,其实你叫我同学更加合适,我还在上高三呢?”林阳笑着挠了挠头。
“你还是学生?”郭启明瞪大眼睛,一向镇定自如的脸上露出一幅难以置信的色彩,自己竟然给一个学生谈判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