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西窗烛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阳光灿烂 短篇小说 在捍卫真理的时候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975年12月26日

    “你为什么老跟着我?”

    “这样凄厉的寒夜里,独行者是孤单的,能够碰到同伴,无疑是叫人欣慰的。”

    “而一个陌生男人出现在我面前时,我只可能把他看成是哈姆莱特的幽灵,或者是撒旦的化身。”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妖魔鬼怪与我无关。跟在你的后面,我没有任何邪念,只是在想着这纷飞的雪花,呼啸的狂风,还有这冷漠的黑夜。”

    “你愿意这样一直跟着?”

    “不知道。也许会,也许不会。”

    1975年12月27日

    “真巧,又是你。”

    “在现实生活中,巧遇是不存在的。我们两人一前一后的默默行走已经很久了,只不过你没注意过,我们也没说过话,直到昨天以前,你一直没对我产生过怀疑。”

    “但我相信巧遇的存在。如果不是因为这,为什么我们每晚都在这条阴冷幽长的小巷里碰面?”

    “也许正应了那句老话:‘上天注定,在劫难逃。’”

    “能说说你是干什么的吗?”

    “工人,进厂三年,一级工。”

    “告诉我实话,你真的没有过邪念?”

    “以前有过,现在早已荡然无存。”

    “这才是你的实话。如果你认为值得,每晚七点半,就在这根电线杆前,我等你。”

    “你说的是真话?”

    “我为什么要说假话?”

    “你就不怕我是个口蜜腹剑、笑里藏刀的家伙?”

    “我相信我的第一印象。”

    “还是不相信得好。印象这玩意儿让我们吃的苦头还少吗?不论是第一还是第二。”

    1975年1月1日

    “元旦,你们厂里也不放假?”

    “放假。看来在这个方面,集体所有制的机械厂比国营企业的化工厂还略胜一筹。”

    “那你来干什么?”

    “昨晚,你不是老在埋怨你们得过一个革命化的节日,还懊悔自己不能陪你妈去看电影吗?”

    “可你没听天气预报说,冷空气来了,零下八度,你却顶着漫天大雪站在电线杆下。”“我只知道,遵守诺言是应有的美德。”

    “你没发现你挺傻吗?”

    1976年1月8日

    “你看这阴沉的天,没有一丝生机,没有一点活力,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雪花飞舞,狂风怒号,那些紧闭的房门和漆黑的窗户不是在证明,一切都在黑暗里痛苦、沉思和哭泣。”

    “你为什么老是这样忧郁?”

    “在真假难辨、鱼目混珠的时候,一方面是舆论上的歌舞升平,一方面却是被掩饰下的颠倒黑白。只要是有良知的中国人,谁都会感到忧郁,谁都会忐忑不安。”

    “这就是典型的杞人忧天呢。主席不是说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那是因为你一直守在党委办公室里,只相信梁效那些信口雌黄的乐观断言,却没有看到祖国所面临的严重危机,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人民生活都到了濒于崩溃的边缘。”

    “你想怎么办?”

    “改变它。”

    “就凭你?”

    “众人划船齐向前嘛。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但无数个个人团结起来,就是千千万万,那就是谁也不能阻挡的力量。”

    “你相信?”

    “你不相信?”

    “我认为一切都会过去,就像‘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一样。你没发现,就是这样,祖国不还是在艰难的前进。”

    “正是相信这一点,正是有了他!他一直在用惊人的毅力、事必躬亲的工作、虚弱的双臂、奄奄一息的病体、还有忍辱负重的态度支撑着这片土地。”

    “我知道。”

    “简直不可想象,如果一旦失去他,中国向何处去?你不知道,每一张刊登有他在医院接见外宾的照片,都被多少老师傅看得泪流满面。人民需要他,祖国需要他,革命需要他。”

    1976年1月9日

    “知道吗?总理他……”

    “嗯。”

    “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昨天晚上我们还在这里为他祈福,可今天,他却与世长辞,我们全厂都哭了,那才叫‘泪飞顿作倾盆雨。’”

    “听到那低沉悲壮的哀乐,看见那带着黑框的遗像,每个人都惊呆了,每个人都在怀疑自己的耳朵,怀疑这个噩耗的真实性,谁又会相信,他会……”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巨大损失。大家都说,他是累死的。”

    “我想起了他生前喜爱的李商隐的那首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从古到今,尤其是现在,有多少政治家标榜自己如何如何,但谁又能够站在全国人民面前表白,自己是这样做的,而且是不折不扣的做的。只有他!所以,他才得到八亿人的敬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