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西窗烛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阳光灿烂 电影文学剧本 金钗玉莲(下)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郑文焯苦笑摇头。

    郑文焯:“岂有如此巧合之事?如今木已成舟,想急流勇退都不可能。”

    王夫之哈哈大笑,张景祁带着几分幽默。

    郑文焯疑惑望着他们。

    郑文焯:“两位仁兄何苦要火上浇油?”

    张景祁:“片刻之间,便使郑兄知其谜底。”

    115.长拱桥

    迎亲队伍敲敲打打从桥上经过。

    围观人群越聚越多,指指点点。

    116.杨宅绣楼

    吹打声越来越近,随风传入绣楼。

    身着红袍,头戴凤冠的杨琼英浑身颤抖,步履艰难,从围廊退入内室。

    满面绝望,珠泪纵横。

    杨琼英跌倒在书案前,用手捧起一纸素笺,贴在胸前。

    杨琼英:“郑相公,不想中秋一别,竟成永诀。如今各自东西,情分空存,奴家只有以身报君,方能使相公知奴家一片冰心。”

    音乐声越来越近。

    杨琼英缓缓起身,从床架上抽出一条白绫,走向卧室。

    杨琼英:“一身洁净清白质,万段幽情尽向君。”

    117.杨宅大门

    鞭炮齐鸣,丝弦悠扬。

    郑文焯骑在马上,望着红漆大门上的大红喜字,居然惊呆了。

    王夫之调笑着。

    王夫之:“郑兄,新人宝宅到了,还不下马行礼。”

    郑文焯结结巴巴。

    郑文焯:“这是何府?”

    王夫之:“杨员外之府。”

    张景祁哈哈大笑。

    张景祁:“为兄刚才不是说过,如果上苍有眼,郑兄今日所娶之女就是杨小姐吗?”

    郑文焯依然半信半疑。

    郑文焯:“此情此景莫非是黄粱春梦?”

    张景祁:“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岂非梦也?你不是前来迎亲吗?”

    郑文焯:“小人为何不知所娶之人就是杨小姐?”

    王夫之:“郑兄自得知娶亲之后,一直闷闷不乐,不准提及新娘名字,自然无从所知。”

    杨府仆人跑出门外,向郑文焯行礼。

    仆人:“我家老爷请姑爷进府。”

    郑文焯大喜所望,神情飞扬,眉开眼笑。

    郑文焯:“果真如此。”

    仆人:“姑爷,请。”

    118.杨宅绣楼

    春梅风一般跑上绣楼。

    春梅:“小姐,大喜。”

    无人应答。

    春梅四处找寻,猛然发出恐怖的叫声。

    杨琼英已将头伸进白绫的活套。

    春梅惊叫着抱住杨琼英的双腿。

    春梅:“小姐。”

    杨琼英:“还是让我去死吧。”

    春梅:“小姐,都误会了,新姑爷就是郑相公。”

    杨琼英苦笑。

    杨琼英:“别捉弄我了,与郑相公结为夫妇,只有死后方能实现。”

    春梅容光焕发。

    春梅:“小姐,我发誓,新姑爷就是郑相公。”

    杨琼英仍是半信半疑。

    郑文焯喜气洋洋出现在房前。

    郑文焯:“小生拜见小姐。”

    春梅:“小姐,快看,郑相公来了。”

    杨琼英又惊又喜,脚一软,摔下了板凳。

    郑文焯抢先一步接住了杨琼英。

    郑文焯:“琼英。”

    杨琼英珠泪点点,声音哽咽。

    杨琼英:“真是你吗,文焯?”

    春梅知趣的闪开。

    郑文焯:“我也是刚刚得知所娶之人是你。真是苍天有眼,有情人终成眷属。”

    杨琼英投进郑文焯怀里。

    杨琼英:“奴家三生有幸,得以奉陪相公。”

    119.杨宅后院

    郑文焯陪伴杨琼英翩翩而来。

    王夫之与张景祁迎上前行礼。

    王夫之:“拜见嫂夫人。”

    张景祁:“恭贺新禧。”

    郑文焯:“这就是王、张两位仁兄。”

    杨琼英粉面半羞,还礼。

    杨琼英:“奴家这厢有礼了。”

    王夫之:“中秋之夜,两位小弟过于鲁莽,不知嫂夫人在郑寓赏月,冲散巫山云雨,惊飞比翼鸳鸯,还望嫂夫人海涵。”

    杨琼英:“两位哥哥取笑了。”

    张景祁:“就是,如果当初偷云撩月,就没今日洞房花烛之美了。”

    杨琼英羞怯回首。

    三人大笑。

    120.大街闹市

    喜轿载着喜人。

    迎亲队伍得意而归。

    郑文焯扬鞭催马,笑纹满面。

    王夫之、张景祁追随其后。

    歌声响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