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郑寓书房
夜色深沉,皓月当空。
窗内烛光晃动,人影呆立。
42.杨宅绣楼
花格帷窗,灯光正明。
薄纱拂动,檐铃轻晃。
琴声幽雅,回音悠长。
43.郑寓书房
烛光下,郑文焯坐在案前。
时而读书,时而疾书。
窗外月光如水。
44.杨宅绣楼
红烛高照。
杨琼英立于帷帘之后,遥望隔墙小屋。
矛盾重重,几多情感。
春梅捧衣上楼。
春梅:“小姐,夜深了,睡吧。”
杨琼英未予答复。
春梅过来,望望楼下。
春梅:“这又何苦呢?相公来访,你又不见,每日这么呆呆望着,却又舍弃不下。”
杨琼英:“莫非我错了?”
春梅:“你说呢?”
45.杨宅绣楼
围廊沐浴在阳光下。
杨琼英:“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身回时,月满西楼…”
杨琼英在围廊上轻移莲步。
杨琼英:“…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春梅走近。
杨琼英呆望茅屋。
春梅:“又在想那位相公?”
杨琼英默然。
春梅:“这些天来,郑相公一直闷闷不乐,少言寡欢,昼夜难眠。”
杨琼英似有悔意。
春梅:“都怪小姐过于多虑,不愿与相公相见。”
杨琼英仍无一语。
春梅:“郑相公相貌堂堂,人品出众,小姐如能与此人结为百年之好,是上上大吉。”
杨琼英脸红,显得不好意思。
杨琼英:“死丫头,胡说什么?”
春梅:“奴婢之势向小姐进言而已。”
杨琼英微微一笑,返身进房。
杨琼英:“看你的面子,就给郑相公写几个字。”
46.隔墙
春梅来到隔墙一侧。
另一侧,郑文焯正在梨树下读书,全神贯注。
春梅:“郑相公。”
郑文焯抬起头来,见是春梅,露出笑容。
郑文焯:“春梅?有事吗?”
春梅:“怎样谢我?”
郑文焯大喜。
郑文焯:“莫非小姐有讯与我?”
春梅从衣袋里拿出一桃红小笺。
郑文焯连向春梅施礼。
郑文焯:“诚心所至,金石为开。”
他接过小笺,恭敬展开。
47.桃红小笺
桃红小笺的特写。
杨琼英画外音:“妾身玉洁本无瑕,春园岂容飞邪鸦。衷盼相公入翰林,莫取院外一拙花。”
48.隔墙
郑文焯捧笺大笑。
春梅:“你笑什么?”
郑文焯:“小姐既然有心于我,却又借诗斥责小生过于大胆;既然将小生比作邪鸦,却又衷盼我名登黄榜,真乃用心良苦。”
春梅:“相公明鉴,小姐正是此意。”
郑文焯:“大姐请稍候片刻,待小生写几言以求传意。”
郑文焯坐在梨树案前,稍作沉思,提笔疾书。
49.素色小笺
素色小笺的特写。
郑文焯画外音:“矮墙重逢亦有缘,小生衷肠天可鉴。他年若得登高第,还聘玉娇在人先。”
50.杨宅绣楼
杨琼英将素色小笺捧于胸前,笑意盈人。
杨琼英:“…他年若得登高第,还聘玉娇在人先。”
杨琼英点头。
春梅:“这下可去见郑相公了吧?也免他挂念之情。”
杨琼英:“前次推辞,此时却又攀叙,如何见礼?”
春梅:“只要小姐肯去,相公岂有怪罪之理?”
杨琼英沉吟无决。
春梅:“还是去吧。相公既然如此爱慕小姐,小姐也如此中意相公,正是情投意合,还是前去相见为好。”
春梅将杨琼英半拉半推到梳妆台前,又一次拿起金钗插向她的云鬓。
杨琼英没有推辞,对镜端详。
51.杨宅后花园
莲步轻移,裙角轻扫。
杨琼英羞怯怯,情浓浓,沿小径而来。
52.郑寓后院
郑文焯来回走动,苦苦等待。
不意间抬头,见到隔墙而立的杨琼英,惊喜交集,春风满面。
53.杨宅后花园
杨琼英依花而立,羞掩粉面。
云鬓高挽,金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