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就跟干涉别人的自由一样,不太好吧。
不过同性恋这个问题在中国的历史上的确是存在过的,比如说断袖之癖啊,龙阳之好啊。看过电视连续剧《寻秦记》的朋友都知道,那个龙阳君,就是位女演员扮演的。不用我解释了,导演已经很含蓄地把“龙阳之好”是怎么回事告诉大家了。
只是中国古代的同性恋更多的是为了表现友情和义气,两个人要好得跟一个人似的,于是同桌吃饭,同床睡觉,最后就……古代的同性恋,还有一种就是因为欣赏,欣赏对方的美貌或者风度,欣赏着就成了爱慕了,然后两个人的关系就不一般了。比如说《红楼梦》里的宝二爷对琪官蒋玉菡,对秦可卿的弟弟秦钟,都是由欣赏开始的。古代那些书生,都喜欢找个漂亮伶俐的书童,这些书童,很多其实就是书生的同性恋对象。
古代同性恋的男人基本上都是双性恋,而且,他们的同性恋并不遭到社会的排斥,反而认为是一种友谊的象征,这跟古罗马的同性恋受到推崇差不多。不过古代的女人就很少有同性恋的可能,这可能是性禁锢很严格,她们不敢随便胡来。一旦被别人发现,会被斥责为“淫荡”。
所以,我认为李清照把那位美女写进遗情书里,估计是因为欣赏她。一般自信的女人欣赏美女,不自信的女人嫉妒美女。李清照当然是很自信的了,不然也写不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的诗句。而欣赏的结果就是学习和借鉴,学习美女的动人之处,借鉴美女的迷人技巧,让自己越来越美。这跟现在的女人喜欢看《瑞丽》之类介绍美丽经验的杂志一样,欣赏加学习。
其实,女人有时候不妨多欣赏欣赏周围的美女,那才是真真切切,看得见的美丽标本。
哎,说了这么多才发现,李清照的遗情书太多了,要是都罗列出来,只怕要占了本书的一半,我们还是找篇最经典的吧。
估计这阕《丑奴儿》算得上是最经典的吧。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这首词描述的是她在一个夏天的夜晚撩拨她的丈夫,真是风情无限,眩睛摇目。她穿得很暴露,“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估计是那种透明的性感内衣,“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笑眯眯地对赵明诚说,今儿天气不错,挺凉爽的……
看样子李清照还蛮懂得调情的嘛,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性前嬉。本来嘛,性爱是浪漫的,是需要氛围的,比如烛光、花影,还有性感内衣。
实际上,女人的调情,会让男人热血,不能自已。性爱是一种身体的交流,更是一种情感的沟通,如果你放弃了这些氛围的调节,势必会影响到灵与肉的和谐。
做爱,不仅仅是生殖器官的交合,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它还需要眼睛去欣赏,耳朵去聆听,嘴巴去倾诉。五官的全面参与,会使这个美好的“运动”做得更完美、更投入,也更为多姿多彩。
不要以为一丝不挂就是最好的表达,即使是在床上,有时候也要有一种“修饰”。一个懂得爱情的女人,应很注意自己的床上形象,不要以为在“自己人”面前就不要美了,不要以为床上的身体就可以轻易地“打发”了。要知道,你的玉体,会让美丽的梦做得更久。这不仅是对他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包装”中,最根本的一个前提是:你的身体必须是干净的,一身汗臭或者一脸灰尘的,或者牙齿里还残存着晚餐的“余孽”,这不是在折磨对方的神经吗。做爱,不仅是“运动”过程,也是一种欣赏过程,如果你连澡都不洗,叫人家怎么呵护、怎么去温存呢?不说“却对菱花淡淡妆”,好歹洗个澡总可以吧。
不过,惟有一个“地方”你不必“包装”,那便是秀发,最好是去掉发夹、梳子、橡皮筋,让它就这样飘洒着,留下一丝妩媚、一丝朦胧,一丝慵懒、一丝开放,还有一丝不设防的迷茫……卧室里的女人不同于客厅里的女人,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披头散发演绎着性感,后者高悬发髻体现着高贵和矜持。前者让男人冲动,后者让男人欣赏。而这一“性常识”,早在几百年前,就已被《聊斋》里的风流女妖发挥得淋漓尽致了,每每她们要“勾引”自己所爱的书生时,就风情万种地梳头,那缕“理还乱”的长发,让书生们个个心猿意马,情难自禁。
对女性而言;性爱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享受,是一种身心的参与,也是一种情调的营造。不妨把自己栽种在爱情的沃土里,长成一棵充满诗意和生命力的芳草,用甘露滋润的鲜艳欲滴的花……
男女之间性生活的完成,不仅是生理需求,更是心理渴望的满足。对于女人来说,情调的制造,氛围的烘托很重要,对于男人来说,更是必不可少。情绪的调动,往往会比无言的肉体触及更有效果。
例如当丈夫发现妻子性情绪不高时,总是甜蜜地对妻子说:“亲爱的,我发觉你今夜比新婚之夜更迷人……”三言两语,就会把妻子的情绪引入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