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捻子,”何嫂应道,就匆匆地走了。
众人有说有笑地吃着。黄妈和绮霞两人在旁边伺候他们,绮霞走来走去地给众人斟酒。
酒喝得并不多。觉新喝了两杯忽然有了兴致,就提议行酒令。于是明七拍,暗七拍,飞花,
急口令等等接连地行着,大家嘻嘻哈哈地闹了两个钟头,除开淑贞外每个人都吃得脸红红
的,却还没有尽兴。但是大房的另一个女佣张嫂突然打了一个纸灯笼从外面走进来,一进屋
就嚷道:
“大少爷,太太喊你就去,有话说。”
觉新不大情愿地答应一声,推开椅子站起来。
张嫂看见淑贞正在跟琴讲话,就大惊小怪地打岔道:“四小姐,你们的喜儿正在找你。
五太太刚打好牌,五老爷回来,就同五太太吵架,吵得很凶。五太太要你去。”
淑贞谈得正高兴,听见张嫂的话,马上变了脸色,把嘴一扁,赌气般地答道:“我不
去!”张嫂睁大眼睛惊愕地望着她。“四妹,五婶喊你去,你还是去的好。我们一起走
罢。”觉新先前略有一点醉意,但这时却清醒多了。他劝淑贞回房去见她的母亲。他知道她
要是不去,她的母亲沈氏一定不会放过她。
淑贞红了脸,欲语又止地过了片刻。她刚站起来又坐了下去,终于忍不住诉苦地说:
“妈喊我去,不会有什么好事情。每回爹同妈吵过架,妈受了委屈,就拿我来出气。我好好
的,没有一点过错,也要无缘无故地挨一顿骂。”淑贞露出一脸的可怜相,求助地望着这几
个堂哥哥和堂姊姊,眼圈红着,嘴在搐动,差不多要哭了出来。
“那么就不回去罢。你在这儿耍得好好的,何苦去受那场冤气,”觉民仗义地说。
“好,四妹,你就听二表哥的话索性不回去,等五舅母气平了时再说。她要是知道了怪
你,我就去给你讲情,”琴坐在淑英和淑贞的中间,爱怜地侧过头去看淑贞,温柔地鼓舞
道。接着她又对觉新说:“大表哥,你一个人去罢。我把四妹留在这儿。”她看见张嫂还站
在那里不走,就吩咐道:“张嫂,你出去千万不要对人说四小姐在这儿啊。”
张嫂连忙答应了几声“是”,就站在一边望着觉新的带了点酒意的脸。觉新还留恋地立
在桌子前把两只手压在圆桌上面,忽然发觉张嫂在旁边等他,就下了决心说:“我走了。”
黄妈给他绞了一张脸帕来,让他揩了脸。于是他跟着张嫂走了出去,张嫂打灯笼在前面给他
照路。
众人默默地望着觉新的背影,直到灯笼的一团红光消失在松树丛中时,淑华才带了严肃
的表情说:“妈喊大哥去,一定有什么要紧事情。”
“不见得,说不定就讲五爸五婶吵架的事,”觉民淡淡地说了一句。
这时黄妈给众人都绞了脸帕,绮霞端上新泡的春茶来,在每人面前放了一杯。淑华看见
桌上碗碟里还剩了一点菜,就对黄妈说:“黄妈,你们把菜热一热吃饭罢。”她端起杯子喝
一口茶,便捧着杯子站起来,走到床前面把茶杯放在几上。她觉得脸还在发烧,人有些倦,
就在床上躺下去。
觉民也离开座位,走到琴的背后,帮忙她低声安慰淑贞。淑贞埋下头默默地玩弄着一双
象牙筷。黄妈和绮霞两人添了饭坐下来拌着残汤剩肴匆匆地吃着。
淑英突然感到房里冷静,她默默地踱了两三步,就从几上拿起洞箫,一个人走到屋角,
推开临湖的窗看月下的湖景。过了半晌她把箫放在嘴上正要吹,又觉得头被风一吹有点发
晕,便拿下箫来,打算放回几上去。“怎么这样清风雅静?我以为你们一定嘻嘻哈哈的闹得
不得开交了。”这个熟习的声音使屋里的众人都惊讶地往门口看。出乎他们意料之外,大太
太周氏(觉新、觉民、淑华三人的继母)拖着两只久缠后放的小脚颤巍巍地走了进来,淑英
房里的丫头翠环提了一个灯笼跟在后面。众人看见周氏,全站起来带笑地招呼她。
“你们劈兰,为什么不请我?却躲在这儿吃?”周氏笑容满面地问道。
“我们没有什么好菜,就是请大舅母,大舅母也未见得肯赏脸。所以我们不敢请,”琴
含笑答道。
“妈,你不是在四婶房里吃过饭吗?”淑华说。
“我说着玩的,”周氏笑道。她忽然注意觉新不在这里便诧异地问:“怎么你大哥不在
这儿?”
“张嫂来喊他,说妈喊他去说话。难道妈在路上没有碰见他?”淑华同样诧异地说。
周氏怔了一下,然后猛省道:“啊,那一定是错过了。我本来要先到这儿来,翠环这丫